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先后颁布,意味着粤港澳大湾区的文化发展迎来新机遇,也意味着深圳的文化发展前景可期。近日,《广东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圈”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出台,大湾区文化圈建设重点工作已全面启动。“人文湾区”不仅是一个多层次、开放性并有着巨大生成力的创新理念,而且是一个可持续的发展目标。为此,深圳市社会科学院与《深圳商报》联合开辟“共建人文湾区”专栏,推出系列访谈,邀请不同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建言献策,以飨读者,敬请关注。以下为系列专访第十四篇,专访深圳市创意设计知识产权促进会会长、创意中国设计联盟副主席冯家敏。
设计,在人文湾区建设的土壤里正在焕发勃勃生机,并将迎来更美好的发展机遇。
“在‘深圳设计’的基础上发展‘湾区设计’,要将以更加务实的作风,以融合为理念,以前瞻性为特色,为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进步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这里所说的融合,是设计与科技的融合,设计与产业的融合,设计与生活的融合。”昨日,深圳市创意设计知识产权促进会会长、创意中国设计联盟副主席冯家敏在接受读创/深圳商报记者专访时表示,湾区设计应该具有更加广阔的视野,成为中国走向世界的桥梁,也是我们通向未来的窗口。
▲深圳市创意设计知识产权促进会会长、创意中国设计联盟副主席冯家敏
在他看来,湾区跟海外与内地也应该有更好的合作空间。“这些是我们湾区设计的愿景,实现目标,除了有信心之外,还必须发挥我们的区域优势。”冯家敏说。
读创/深圳商报:您眼中的“湾区设计”是怎样的?大湾区发展设计产业的重要优势是什么?
冯家敏:从设计产业的发展历程来看,湾区设计具有深厚的沉淀。可以说,中国设计的产业化是从深圳开始的,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传统的设计逐渐形成独立的产业,最早的平面设计公司,最早的工业设计公司都是在深圳成立,深圳也是中国第一个“设计之都”。国内第一个平面设计协会、第一个工业设计协会、第一个插画协会也都是在深圳诞生,甚至我国第一个关于设计知识产权的法规、第一个设计示范合同等促进设计产业健康发展的行业规范也是在深圳发布的。这些足以说明,湾区设计的基础是非常厚实的。不仅如此,湾区设计还有其他得天独厚的优势资源。
现代设计早已经脱离了以简单的审美为诉求的阶段,设计不再是以“好看”为终极目标,而是以解决社会问题为己任,解决经济问题、产品问题、生活问题,甚至是心理问题、交互问题、体验问题……湾区其他产业的高速发展也为设计提供了非常好的条件,比如科技、金融就为新产品的研发创造了很好的土壤,形成了全产业链的设计新模式,正是这些优势条件,湾区设计将有可能有条件有信心继续成为全国的设计中心。
读创/深圳商报:深圳、香港、广州等城市的设计产业非常发达,这些城市在共建人文湾区的过程中如何走出差异化发展路径,形成“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创意设计产业格局?
冯家敏:香港、广州、深圳这三个城市在湾区设计中扮演这各自不同的角色,绽放出不同的风采。我认为香港设计的未来在湾区,香港有资讯优势、人才优势,但产业规模的限制使得设计师缺乏施展才华的空间,香港设计师应该更多地了解内地,走进内地,服务内地。这是香港设计师的未来,也是内地的福音,是双赢。广州的广告业历来强于深圳,领先于全国,这一点从4A公司的数量就可以证明。随着互联网科技的发展,新媒体时代已经来临,广州设计如何在新媒体产业产生更大的影响,将是广州设计人的梦。香港、广州的设计产业是深圳的老大哥,毫不夸张地说,深圳的设计产业能够有今天的辉煌,离不开香港、广州在设计思想、设计文化、设计人才的输入。我作为一个深圳设计师,在这方面也是深有体会。在深圳设计人30年来的努力下,深圳设计在某些方面成为领头羊,贡献了一些示范作用,以后更是要放下包袱,没有禁锢,没有负担,在湾区设计的建设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湾区设计的重任也是深圳的重任。
读创/深圳商报:深圳作为“设计之都”,拥有许多设计企业和平台,每年都会开展各种各样的设计展与设计活动等,目前正在筹建“深圳创新创意设计学院”和“深圳创意设计馆”,您认为未来深圳应着重拓展哪些方面,来进一步推动创新,引领大湾区设计行业和产业?
冯家敏:未来深圳设计应该具有大格局、大视野、大胸怀,突出一个“大”字,正好符合大湾区发展的需要。除了前面所说的几个融合,设计与科技融合、设计与金融融合、设计与产业融合等等,我们不仅要为湾区设计产业的发展提供健康的生态环境,也要为全国设计产业的发展提供示范带头作用。这些年深圳在创意设计知识产权保护、奠定行业规范基础做了很多工作,比如在法律法规方面,比如发布设计指导价格,而2020年深圳设计界又一个对全国设计产业的贡献是出版了《中国设计职业指南》,本书汇聚深圳一流设计师的职业智慧,成为帮助年轻设计师成长,为设计产业培育新生力量的实用型工具书。
我希望深圳的设计师不要只是眼睛盯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先天下之设计而设计,共同建设大湾区,共同推进我国设计产业的发展,让设计产业为社会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让设计师成为一个令人尊敬,令人向往的职业。
人物简介
冯家敏,1958年6月出生,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清华大学高级总裁(企业管理)研究班。1981年开始从事纺织品图案设计,多次获得国家纺织部奖项。1992年冯家敏南下深圳,涉足于工业、平面、影视、IT等领域,不断探索设计艺术与商业使命的完美结合。
2000年创办中国设计之窗网站,2003年出版《引爆设计灵感》,2005年发起创意设计知识产权保护活动并开始研究知识产权,积极呼吁完善行业规范和立法保护设计作品版权,参加起草中国第一个关于设计的法律文件《深圳市平面设计作品版权保护办法》,参加起草中国第一份由政府发布的设计示范合同《深圳市平面设计作品委托合同》,2007年主持发布《中国平面设计指导价格》, 2008年研发的数字设计作品备案中心在国际文化博览会上宣布成立。
现任深圳市创意设计知识产权促进会会长、创意中国设计联盟副主席、深圳市设计与艺术联盟副主席、深圳市商业美术设计促进会副会长。数十年致力于促进中国设计事业的发展,被誉为“保护创意权益的带头人”。2012年荣获“福田杰出人才”、“最具影响创意人物”,出版专著《中国设计职业指南》《引爆设计灵感》《漫画知识产权》等。
(深圳商报供稿)
编辑 李耿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