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中如何书写“民生答卷”? ——罗湖“水贝万山”防疫工作背后的民生保障
深圳特区报记者 许舜钿
2022-01-22 15:21
收录于专题:专题 | 焕新翠竹

本轮疫情发生以来,罗湖区翠竹街道“水贝万山”专项疫情处置工作组第一时间迅速成立,各项工作紧锣密鼓地开展着。其中需要着重考量的是辖区内所有居民的正常工作、学习、就医等需求。如何平衡好疫情防控与民生发展之间的关系,如何满足好居民在隔离期间的正常诉求?是工作组放在心头的一件大事。

24小时医疗服务,隔离不隔爱

“我是一名肿瘤患者,需要到罗湖人民医院抽血复诊,根据血液化验的指标开具治疗药物”,1月13日,家住管控区化工大院的林先生向工作组发来求助信息。工作组高度重视,迅速与罗湖人民医院取得联系,多方协调,为其争取到护士上门抽血采样,工作组安排人员配送血样至医院检验科。对此,林先生感到很贴心,并对工作组人员表示感谢。

自水贝万山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工作小组解决的来自居民中的医疗诉求已达到110例,其中不乏血透、打狂犬疫苗、半夜心脏不适这样的紧急诉求。对此,服务小组“急群众之所急”,将人员分为三班,24小时在线工作,确保能以最快速度响应紧急事件。

工作小组根据居民突发病情的轻重缓急,建立分级救助工作机制。轻者指导居民在家用药,有必要的联系医生在线或上门为居民看诊,紧急情况则专车闭环运送病人去医院就诊,绝不延误。除了居民主动预约其他时间看诊的情况外,居民的绝大多数医疗诉求,工作小组都积极协调,尽力做到当日解决,“今日事,今日毕”。

专业化心理援助,彰显人文关怀

随着管控进入中后期,部分被隔离居民的心理状态也悄然发生了改变,焦虑情绪开始在居民中漫延。有个别居民强烈要求解封,服务小组第一时间引入心理医生专家团队。

对此,心理医生提到心理学上有一个叫作“感觉剥夺”的实验,指出虽然处在隔离中的居民尚能在家里上网娱乐,与家人交流,但毕竟相比正常的生活,还是少了很多来自环境的刺激,所以部分居民的心理平衡和稳定的状态被打破也能够理解。

了解了居民情绪异常背后的心理因素之后,服务小组与心理医生快速行动,灵活调整了服务方案。在与居民的沟通中,由“讲”到“聊”、由“说”到“谈”,由之前的讲政策、讲规定、讲现实,转换为谈情绪,谈心理,有效化解了居民的焦虑情绪。

后续,服务小组在处理这类问题时,借鉴了心理咨询和治疗的思路,着重从共情的角度出发,努力成为一个倾听居民心声的朋友,而不是一个单纯的政策说教者。服务小组联合心理医生团队,向居民公布了咨询二维码,需要的居民可以扫码预约专业的心理医生。

充足物资保障,筑牢战疫防线

防控疫情、物资先行。物资供应充足就是打赢当前这场疫情防控战的重要保障。对此,工作小组严格管理,安排专人专岗,分类存放、建立台账,确保物资进出库日期、数量、领取有记录,实现物账相符。同时,按照“轻重缓急、保障重点”的原则,严格把控分配环节,做到“保重点、保一线、保应急”。最后,对物资的使用情况开展动态监测,保证精准发放。

越是防疫等非常时期,越要关心关爱生活困难群众和弱势群体,自疫情发生以来,工作组及时帮助困难群众、孤寡老人、残疾人等解决生活物资需求超过240宗,保证让困难群众穿得暖、吃得饱。

在防疫工作进入平稳有序的后期,翠竹街道又马不停蹄地恢复了疫苗接种工作。在市交通运输局罗湖管理局等重点行业主管部门的协助下,翠竹街道的新冠疫苗接种工作又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了,助力构筑全民免疫屏障。

在严格的疫情防控管理和人性化服务之下,封控区和管控区内居民生活平稳有序。“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这背后离不开罗湖区水贝万山专项疫情工作组的每一位工作人员,也离不开每一位下沉基层助力疫情防控的干部职工的努力,更离不开每一位居民的配合,加油,曙光在前。

编辑 麦苗茵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许舜钿)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