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资本活力指数发布,深圳名列榜首!

读特记者 王欣
2020-07-03 22:36
摘要

在资本活力综合排名当中,深圳、杭州、上海排名前三。苏州、北京、广州、无锡、武汉、南京、宁波分列第四位到第十位。

7月3日在上海发布的《中国城市资本活力指数报告》(2019)显示,中国经济总量前20位城市的资本活力一直在平稳向好发展。在资本活力综合排名当中,深圳、杭州、上海排名前三。苏州、北京、广州、无锡、武汉、南京、宁波分列第四位到第十位。

该份报告由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等编制完成,每两年发布一次。城市资本活力指数,由三个分项指数、五个指标组成。它们分别是:规模指数,由两个指标组成,即上市公司数量和上市公司市值;效率指数,由两个指标组成,即人均上市公司数量和人均上市公司市值;结构指数,一个指标,即上市公司产业新兴度。

报告指出,我国经济总量前20位城市的资本规模不断扩大,且在全国(不含港澳台地区)的占比逐年上升。2001年至2018年间,我国经济总量前20位城市上市公司数量增长了3.5倍,目前已占到全国(不含港澳台地区)的57.5%;上市公司总市值增长了15倍,已占到全国(不含港澳台地区)的75%。其次,我国经济总量前20位城市的资本效率也明显提升。截止2018年,我国经济总量前20位城市每百万人上市公司数量已达14家,人均上市公司市值已达25.2万元,远超于全国平均水平。

尽管当前中国经济总量前20位城市的产业新兴度并没有与全国平均水平表现出明显的差异,但其各城市间资本活力发展速度差异显著,产业发展趋势也不完全相同。

首先,深圳市、上海市和北京市的资本活力指数综合排名一直具有显著优势,资本规模更大,资本效率也更高,但深圳产业新兴度明显优于上海和北京。

其次,杭州市、苏州市、佛山市和无锡市的资本活力指数综合排名提升迅速,资本规模和资本效率快速增长,产业新兴度不断改善,但四座城市在产业发展方向上都选择了各不相同的路径。

广州市、泉州市和南通市的资本活力指数综合排名实现了平稳增长,资本规模和资本效率显著增长,产业新兴度也在持续提升,形成了各自不同的主打行业。

武汉市、宁波市、长沙市、成都市和郑州市的资本活力指数综合排名没有明显进步,武汉市、长沙市、成都市和郑州市都面临着新上市公司不足或已有上市公司规模扩张较慢的问题,宁波市则因产业新兴度的改善较慢而限制了综合排名的上升。

南京市、天津市、重庆市、青岛市和西安市的资本活力指数综合排名有明显下降,上市后备力量缺乏和已上市公司发展较慢是它们共同面临的瓶颈,新兴行业发展空间有限也限制着其产业新兴度指标排名的提升。

报告指出,京津冀总体的资本活力基础较好,但与粤港澳大湾区和长三角城市的资本活力仍存在显著差距,且资本活力均衡度也较低。长三角城市的资本活力一直在平稳发展,但也存在一定的增长和竞争压力。

报告通过分析城市的资本规模、资本效率与企业新兴度,对城市发展形成明确定位,从而能为城市竞争力的提升提出建议:一是实施区域协同发展战略,提升“城市群”的总体竞争力;二是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城市资本集聚能力;三是加大对外开放力度,提升城市对外贸易服务竞争力;四是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五是政策支持,促进科技与人力资源汇集。

编辑 许舜钿

(作者:读特记者 王欣)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