烤糊了!3天58人次中暑 专家提醒市民注意防晒避暑

读特记者 戴晓蓉 通讯员 喻萍江
2017-08-01 19:43
摘要

记者8月1日从市急救中心采访获悉,近日深圳酷热,120接到市民中暑急救报警明显增多。

记者8月1日从市急救中心采访获悉,近日深圳酷热,120接到市民中暑急救报警明显增多。据深圳120调度数据显示,7月29日至7月31日,深圳120共为市民中暑报警调度派车58人次,其中,7月29日派车18人次,7月30日派车30人次,7月31日派车10人次。中暑患者较前段时间显著上升。

“除高温环境作业,有不少市民是在运动、游玩的情况下出现中暑。7月30日,深圳天气预报挂出了橙色预警,有1位市民在下午两点正值一天中气温最高时段,在大梅沙海滨公园游玩时出现中暑,有1位市民是冒着炎炎烈日穿越大鹏海岸线时中暑,还有2位市民是在健身房运动时出现中暑。这都是近期比较典型的中暑病例。”市急救中心接警人员介绍。

中暑可能危及生命,最好的办法就是预防。对此,市急救中心培训科主任赵伟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人处于35℃以上高温环境中(或者环境温度虽然不到35℃,但处于不通风、闷热的室内),就可能出现大汗淋漓,头晕、心慌、四肢乏力、恶心呕吐、中心体温超过38℃等轻症中暑典型症状。一般来说,人体从轻症中暑发展到重症中暑,有2个小时的过渡期。重症中暑的典型症状是体温超过40℃,如此高的体温会对大脑造成不可逆的伤害,导致脑细胞大量死亡,死亡率高达80%。一些经过抢救幸存下来的重症中暑患者,有些也长期处于植物人状态。

因此,他强调,高温季节一定要重视防晒避暑。在中暑早期症状出现时,降温是关键,具体处置方法是立即将中暑患者转移到阴凉通风处,躺下休息,迅速用冰块、湿毛巾在中暑患者颈部以下进行全身降温,同时在患者意识清楚的情况下,给其少量多次饮用淡盐水(一次200毫升,每次间隔10分钟),可以避免发展到重症中暑阶段。在野外环境下发生中暑,可以将中暑患者预部以下身体浸泡于温度相对较低的河水、池塘中降温。 轻症中暑患者经过上述处理,2小时后一般能恢复正常。若2小时后症状得不到改善,中心体温仍在38℃以上,出现热痉挛(小腿抽筋)、休克、昏迷等情况,则要立即送医。

编辑 王雯

(作者:读特记者 戴晓蓉 通讯员 喻萍江)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