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家将|重文轻武时代的将门崛起
张明扬
2020-06-20 09:57


在《水浒传》第二回中,史进前往渭州寻找师傅王进时,碰见了此时还叫鲁达的鲁智深。交谈中,鲁达说了如下这段话:“俺也闻他名字,那个阿哥不在这里。洒家听得说,他在延安府老种经略相公处勾当。俺这渭州,却是小种经略相公镇守,那人不在这里。”绝大多数人第一次听说“种家将”,应该就是来自此处。尽管在《水浒传》中,“老种经略相公”和“小种经略相公”是父子关系,但在历史中,一般常说的老种小种是种师道和他弟弟种师中。

鲁智深常挂在嘴边的“老种经略相公”种师道

1982年夏天,当香港中文大学研究生曾瑞龙筹划硕士论文题目时,他也想到了《水浒传》中的这两位种氏经略相公,而后就有了这本《北宋种氏将门之形成》。在北宋那种重文抑武,乃至“兵不识将,将不知兵”的政治环境下,为何能产生如种氏这样的武将世家?这是一种特例么?在我看来,这就是《北宋种氏将门之形成》一书试图解答的问题。

宋朝无疑是中国历史上对武将和藩镇防范最为严密的时代,但也就是在两宋,却“诞生”了中国历史上最为显著的“家将”“家军”现象,如杨家将、折家将、种家将、岳家军、吴家军……在民间流传的评书演义中,还产生了如呼家将和狄家将这样的武将世家。如果按照曾瑞龙的“将门”定义,即“以绵延三代为标准,三代为将,便可算是将门”,以上的武将世家大多都不够格。

呼家将和狄家将是演义远大于历史真实,呼延赞和狄青自然算是一代名将,但到了第二代要么便已与武将无缘,要么就是虽有从军经历但无战功可言;杨家将则属于演义与历史兼有,但演义压倒了历史,杨家将虽然有“杨业——杨延昭——杨文广”这样清晰的三代武将谱系,但杨文广战功不彰,虽曾向朝廷献阵图及夺取幽燕地区的策略,但朝廷还未来得及回复,便已病逝,对于杨家将,余嘉锡先生在《杨家将故事考信录》中作了详细的考证;吴家军虽有“吴玠吴璘兄弟——吴挺——吴曦”的三代谱系,且三代人也都有在四川独挡一面的威势,但问题是,吴曦叛宋降金,破坏了吴家军的“晚节”,没有“将门”所应具备的政治正确性质;折家将虽是北宋延续时间最久的正宗将门,但始终比较低调,一来不是汉人将门,二来缺乏如杨业和吴玠这样的知名“领军人物”;至于岳家军,名气虽然最响,但在岳飞这一代就直接“风波亭”了,岳云虽以武勇著称,但还属于岳飞麾下的范畴之中,离“将门”的三代标准过远。

《北宋种氏将门之形成》

曾瑞龙 著

浙江大学出版社·启真馆

2020年1月版

在《北宋种氏将门之形成》一书中,种家将才是宋代最具典型意义的武将世家。除了完美符合三代人的标准之外,种氏三代人皆有在同时代军界影响力巨大的代表性名将,更重要的是,均有战功背书。种氏将门开山人种世衡为总领西北军务的范仲淹一手提拔,以在宋夏边境修筑青涧城,并招募蕃部建军守城而一举成名,后使用反间计除去元昊心腹大将野利兄弟,被欧阳修高度评价为“国家兵兴以来,五六年所得边将,唯狄青、种世衡二人而已;种氏将门第二代的领军人物是种世衡的三个儿子种古、种诊和种谔,被时人称之为“三种”,特别是种谔,曾以计迫降西夏大将,得其军万人,后在无定川之战中击败西夏八万援军,攻克米脂城;种氏将门第三代有三大名将:种师道、种师中和种朴,特别是“老种经略相公”种师道,堪称宋徽宗时代第一名将,统领着作为当时宋军第一主力的西军,在北宋联金灭辽战争中领军北伐幽燕,之后在金军南下时一度主持东京防务,后因主战而被解职,宋钦宗在东京失守后曾痛悔称:“不用种师道言,以至于此!”

为何种家将可以在重文抑武的时代大环境中崛起?这可能和种氏家族的文人背景高度相关,正如《北宋种氏将门之形成》所说,“种氏将门在北宋各将门中最特殊之处在于这是文人形成的将门”,“重文轻武而用文人为将,进而形成世家,种氏这个例子可以作为北宋将门中研究文武关系的重要个案”。正是因为种氏家族为文人出身,有强烈的儒将色彩,且二三代子孙基本走的也是“由文入武”的路径,因此更容易得到依照祖制猜忌武将的宋朝皇帝的信任与充分放权,并且,在那种重文轻武的时代环境中,种氏家族的子弟更容易得到文人士大夫集团的支持,种世衡之所以得到范仲淹的提拔即是佐证之一。

《经略幽燕:宋辽战争军事灾难的战略分析》

曾瑞龙 著

浙江大学出版社·启真馆

2019年7月版

《拓边西北:北宋中后期对夏战争研究》

曾瑞龙 著

浙江大学出版社·启真馆

2019年7月版

从某种意义上,这本书是曾瑞龙研究宋代军事史的真正开端,以此为起点,一潭死水的中国古代军事史研究迎来了一位年轻的破壁者,而后就是《经略幽燕:宋辽战争军事灾难的战略分析》及《拓边西北:北宋中后期对宋战争研究》这两本惊才绝世的破局之作。与这两本书相比,《北宋种氏将门之形成》稍显稚嫩了一些,特别是缺乏如《经略幽燕》中“弹性防御战略”此种具有开创性质的理论框架。

从《北宋种氏将门之形成》到《经略幽燕》,曾瑞龙正为中国古代军事史研究开创出一条新路,若不是英年早逝,这条新路的延伸是不可限量的。何时才有下一个曾瑞龙?首先,他的硕士论文应该要达到《北宋种氏将门之形成》这本书的水平。

【读特新闻+】

《大宋之变:1063—1086》

赵冬梅 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0年5月版

作者赵冬梅认为,1063年宋英宗即位到1086年哲宗初司马光离世的二十四年间,宋朝政治由盛转衰,堪称“大宋之变”。因此本书以司马光的后半生为线索,推演英宗、神宗、哲宗三朝政坛风云,深入濮议之争、王安石变法、司马相业等历史细节,以人物为经,以事件为纬,充分展现韩琦、王安石、司马光、苏轼等文人政治家在历史大变局中的抗争与博弈,再现共治时代末期知识分子的荣光与屈辱。以抽丝剥茧的分析推理,典雅流畅的语言,探究大宋之变的错综因果和历史真相,揭示朝代兴衰、帝国统治的深层根源。

《面圣:宋代奏对活动研究》

王化雨 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9年11月版

本书以宋代的奏对活动为切入点,分析宋代君臣之间信息交流的途径,以及制定决策的方式。并以此为基础,对宋代皇权政治做了重新审视。全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主要侧重分析皇帝与除宰辅之外的臣僚,是如何通过奏对,进行信息交流的。下篇重点分析皇帝与宰辅大臣如何经由面对面讨论,对已经获得的信息加以处理,最终做出决策。作者王化雨着眼于权力的运行实态,力求结合宏观论述与微观研究,将宋代皇权放到立体的历史场景中加以考察,以揭示其复杂微妙的特性。

《走向自觉:中国近古历史研究论集》

包伟民 著

中华书局

2019年10月版

本书为著名历史学者包伟民的自选集,既是对十余年来个人宋史研究的一个归纳,也体现了一位学者的自我反省。所选论文包括了作者对历史学作为一门学问的理解,关于近三四十年唐宋史有关侧面的学术综述等。作者还讨论了史学研究中如何更有效地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以及怎样更恰当地应对海外汉学的学术影响等问题。学术内容包括城市史研究,也有对乡村制度的思考。在书中,包伟民还通过两文纪念了其师著名史学家邓广铭,认为正是邓之学术思想让自己从自在状态“走向自觉”。

编辑 高原

(作者:张明扬)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