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深圳市罗湖区东湖公园将举办“庆祝香港回归20周年暨盆景世界与您同行20周年汇报展”。该展览由深圳市风景园林协会主办,深圳市东湖公园、深圳市风景园林赏石分会协办,浙江红欣园林艺术有限公司和深圳市宏星园林景观有限公司联合承办,地点在东湖公园盆景世界(免费开放)及其门口草坪,将展至7月31日。
盆景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瑰宝,它始于秦汉,形成于唐宋,盛于明清。盆景起源于中国,后来主要流传于日本,近代又开始在欧美等西方国家流行起来。
盆景是绿植栽培技术和造型艺术的结晶,也是自然美与艺术美的有机结合,它形神兼备,“神似胜形似”,崇尚神韵、意境及诗情画意,被誉为“无声的诗,立体的画,活的古董”。
盆景源于自然,高于自然,这种由一景一盆三几架等综合元素组成的艺术品,经历代盆景艺术家的精心雕琢,形成了鲜明的中华民族特色,富含中国传统文化底蕴,因其艺术风格古雅而风靡世界。
1997年,为迎接香港回归,受深圳政府邀请,浙江红欣园林艺术有限公司创始人,61岁的中国盆景艺术大师林鸿鑫先生与东湖公园合作创建占地30亩的盆景世界,当年6月26日正式落成并全面向市民开放。至今已有20年历程。
东湖公园盆景世界于1997年6月正式建园以来,参加过数十次全国、各地区盆景展览,荣获金、银、铜奖150多枚,东湖公园盆景世界已成为“深圳八大生态景观之一”,也是在全国知名度颇高的中国盆景名园。
为了推广盆景文化,东湖公园盆景世界先后多次举办中国盆景艺术展览、盆景艺术培训班、盆景艺术发展国际交流,2001年,还邀请了日本盆栽作家协会山田登美男会长、须藤进理事长一行三人在盆景世界举行二次有关盆景历史和意境的探讨交流。2004年曾三次与德中文化友好协会会长施渡姆等人开展文化交流。
2004年,为了迎接第五届中国国际花博会的召开,林鸿鑫夫妇出版了中国第一本树石盆景专著《树石盆景的制作与赏析》,并作为花博会的礼品赠送国内外参展单位,之后又出版了《中国盆景造型艺术全书》、《中国树石盆景艺术》、《中国山水盆景艺术》等填补国内外盆景艺术空白的专著。
近年来,年届八旬的林鸿鑫老艺术家,更是不断创新,一方面,将中国的紫砂器皿艺术与中国的盆景艺术相结合,独创了紫砂盆景艺术;另一方面,将中国的陶瓷艺术与中国的盆景艺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独创作诸多美轮美奂的花瓶盆景。
今年,他又在盆景世界内建成了41米超大型的长卷式“富春山居图”树石盆景,创下了树石盆景长度的最高记录。
《富春山居图》的创作完成,表达了以林鸿鑫老艺术家为代表的中国人民对于两岸统一、民族和谐的美好愿景,同时《富春山居图》盆景也是将中国传统的书画艺术与盆景艺术这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载体,整个作品景画交融,景如画,画为景,堪称中国盆景艺术发展史上的里程碑。这个大型盆景的诞生,也为中国盆景艺术的创作开辟了新的思路,就是将盆景与传统书画相结合,依画造景,将中国传统水墨画和树石盆景艺术有机地结合,将二维的画作进行三维的立体景观呈现,把千年古画重新赋予生机和活力。《富春山居图》盆景的诞生,无疑将在中国乃至世界盆景艺术史中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此次展览为了让广大人民群众更好的了解中国盆景艺术,提升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喜爱,将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出中国盆景的历史、流派及盆景世界发展历程。
而在盆景园中将分区域展出七大类不同形式的盆景艺术作品,并附说明及概述,让观众全面立体的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活化石”之一——盆景艺术,享受视觉的盛宴。
此外,展览期间,还将邀请国际友人及国内盆景知名人士举行盆景艺术座谈会,探讨盆景艺术创新与发展的走向。
编辑 曹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