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田区四套班子成员到挂点街道开展文明创建工作巡查

读特记者 赵新明
2017-07-17 15:18
摘要

“新城中村”改造计划将力争实现城中村安全、卫生、基础设施水平与中心城区综合环境相匹配。

连日来,福田区委书记肖亚非、区长高圣元等区四套班子领导悉数将前往挂点街道,对市容环境卫生、消防安全、交通环境等方面工作开展巡查,查漏补缺,整改提升,全区各级各部门各司其职,合力攻坚,掀起了福田文明创建的新一轮高潮。

错落有致的沿街立面,清新整洁的巷道,以及管道燃气、供电、消防等一应俱全的公共基础设施……通过基础设施和环境的持续提升改善,水围村如今全新的“宜居型城中村”形象,已渐渐打破了社会对“城中村”的刻板印象和固有看法,进而展示出其现代化、国际化、多元化的全新面貌。

不再单纯依赖他人设计的宏伟蓝图,不再只专注于打造全新的城市或建筑,而是用好、用尽现有和所有,让一切更加美好,是福田区对建筑、城市现状的新思考和新演绎。

近年来,围绕“打造高品质综合环境、加快建设一流国际化中心城区”的总体部署,福田区对水围等多个城中村及老旧住宅区实施了多番环境综合提升改造工程。具体涉及完善村内给排水、消防管道、监控系统、强电、巷道路面、屋顶绿化等基础设施,消除安全隐患,完善相关功能,统一梳理周边市政环境,提升整体空间环境。

荷兰驻北京大使馆文化参赞范怡兰、荷兰驻广州总领事馆文化官何宏对综合提升后的水围村印象深刻。她们认为,水围全方位地展现城中村古老与现代碰撞、本土与国际交融的特色。

城市中心的老街区,现代文明下的古村落。在不推倒重来的前提下,通过全面提升整体空间环境,改善环境质量,福田区打造的城中村环境综合整治新典范,正呈现出新的面貌和亮点,并形成具有本土文化特色的示范村。这同样也为深圳这个新兴移民城市,留下了不可复制的历史文脉记忆,让后人知道“从哪里来”,为后人背书极具现代意识的岁月遗存。

在“十三五”规划中,福田区计划利用两到三年时间,对14个城中村和若干老住宅区进行环境综合整治,总投资规模约20亿元,致力为居住在城中村和老住宅区的居民,提供一个宜居、宜业、安全、舒适、具有人文气息的居住环境。

“新城中村”改造计划将力争实现城中村安全、卫生、基础设施水平与中心城区综合环境相匹配。具体包括:一、供电、供水和消防改造全面铺开,电路改造强弱电等三线全部下地或沿墙敷设,确保安全;二、提升城中村燃气通达率,有条件通气入户的都要争取燃气通达,最大限度地造福群众;三、在加大财政投入的前提下,城中村环卫清扫工作将大幅提高标准,使保洁水平有大的改观和提升;四、重视村容市貌提升,除了开展临街建筑外立面改造以外,背街小巷的整治将作为重中之重,不留死角。此外,还将在有条件的地方,建设街心公园、文化广场,增设配套文化体育设施,让城中村更宜居。

截至目前,已启动14个城中村综合环境治理工作,其中上步、皇岗、石厦、新洲、上沙等5个城中村整治工作已完成总工程量的15%;水围城中村已进入施工招标阶段;下沙、下梅林、沙嘴、田面、岗厦、渔农等6个城中村进入施工图设计阶段;上梅林、沙尾等2个城中村进入方案设计阶段。全面部署“城中村和老旧住宅区消防安全专项整治行动”,以“老住宅、老电线、老电气、城中村”为重点,全面发动警力、街道社区综治力量,对老住宅区、城中村逐栋逐层逐户开展检查,全力开展安全隐患整治。

编辑 党毅浩

(作者:读特记者 赵新明)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