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上午,龙华区委区政府举行仪式,为全长135公里的龙华区环城绿道工程奠基。该工程作为龙华区2017年十大民生建设项目之一,将分阶段完成并于2021年高品质竣工。这条投资估算达到10亿元的环城绿道有什么“独门绝技”?未来将给深圳在中轴线留下怎样的生态财富?记者进行了细致探访。
大手笔:定位龙华城市形象三大绿色地标之一
发光绿道效果
“龙华一直以来都以产业强区而闻名,实际上鲜被关注到的是,龙华区‘四面环山、一水贯城’,还是深圳生态资源非常丰富的片区,建设环龙华绿道就是要更好地将生态景观资源与城市功能联系起来!”实际上,早在2015年9月龙华拉开市容环境与管理秩序“双提升”行动的序幕起,区委书记余新国就多次谈到龙华之“美”,打造一条环龙华区的不间断绿道就被提上日程,进入研究阶段。
绿道效果图
今年以来,龙华区把建设环城绿道列为2017年度十大民生建设项目之一,绿道网规划图一经公布便被坊间誉为大手笔。记者从龙华区城管局了解到,环城绿道全长135公里,其中新建绿道96公里,另有39公里是在现有绿道或道路基础上进行提升,项目投资估算为10亿元。其中2017年推进建设启动段约38公里,到2017年底力争建成25公里;2017-2019年三年完成100公里绿道建设,到2021年底高品质完成135公里环龙华绿道。
龙华区区长陈清表示,环城绿道建成后,将与大脑壳山公园、北站绿廊形成代表龙华城市形象的三大绿色地标,对全区提升生态环境、增进民生福祉,加快建设现代宜居生态区具有重要意义。
风景线:“大环套小环”,美景连珠串
长达135公里的绿道,绕着龙华区全境形成一个不间断的闭环,漫漫“长”路,中间都有哪些风景?
绿道效果图
据了解,龙华区环城绿道全线将经过7个森林郊野公园、40个城市公园、14座水库。除了主线呈一个大的环线,支线绿道也将在生态资源密集的片区形成小的环线,把龙华区环城绿道打造成“大环套小环”的绿道格局。
绿道效果图
记者从龙华区城管局提供的一张线路规划图看到,绿道最北到达光明森林公园,沿观澜河畔,经过桂花片区,沿着观澜河企坪湿地生态园,进入观澜高尔夫球会、观澜版画基地为代表的文化产业片区,最西到达观澜山水田园。向南继续经过樟坑径森林公园密集的“公园部落群”。绿道沿着观澜河景观段继续前行,沿途可饱览观澜河湿地公园全貌,经过繁华热闹的龙华文化广场进入民治街道,在龙华区的南部与福田区、罗湖区交界地带,绿道串联起了白石龙音乐公园、银湖山郊野公园、梅林山郊野公园在内的十余个公园,到达红木山郊野公园。而西线工程则主要串联羊台山森林公园和观澜森林公园、茜坑水库的重要景观。
绿道效果图
值得一提的是,龙华区还积极对接有关部门,力求正在全球招标阶段的民治大脑壳山公园设计方案融入与龙华区环城绿道的接口,让居民享受更多的绿色福利。
高科技:海绵城市技术在郊野也有大用途
绿道效果图
龙华区城管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根据沿线情况,环城绿道分为门户示范段、生态休闲段、文化体验段及都市活力段四种类型。目前,2017年龙华区正在推进建设的是西线工程——大水坑段、羊台山北段及羊台山南段启动段为规划的生态休闲段,目前三个启动段已全线开工。启动段北起龙观快速路,途经观澜森林公园、省立绿道5号大浪段、羊台山森林公园,南至福龙路部九窝周边片区,沿线经过大水坑、赖屋山、冷水坑及高峰四座水库。
记者在大水坑段的施工现场发现,龙华这条环城绿道除了里程可观,设计和建设过程中还强调“以人为本”,注重功能性。如沿途大的生态资源路段,均设有驿站;而仅大水坑段从福润路到石凹水库的9公里路段,就设有6个出入口,3处绿道接驳点,停车场5处,共80个停车位,同时还有8处厕所。
绿道铺设还重点运用了海绵城市技术。采用透水路面,既有极佳的雨水收集功能,同时兼顾路面的行走和骑行舒适度。工程人员还采用生态草沟,这种技术被誉为“植被覆盖的集水、排水渠”。同时采用的砖石透水铺装技术,则保证了路面在暴雨时快速除水。
见习编辑 李宇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