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日前发布深汕特别合作区鲘门新城高铁北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草案)。一座凸显山海特色、比肩全球的机器人小镇蓝图呼之欲出,未来将成为带动沿海经济带与深汕特别合作区滨海创新产业带发展的核心引擎。
根据规划,该片区将重点打造以机器人制造为主导,涵盖研发、生产、销售、服务等全产业链环节,集展示展览、会议论坛、休闲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机器人特色小镇,同时还将依托TOD综合立体开发模式,通过水系、碧道与产业有机融合,形成魅力滨海小镇。
在产业发展方面,该片区将从研发、生产、销售、服务等环节全面布局机器人全周期产业链,重点构建创业孵化平台、创新研发平台、产业制造平台三大产业平台。科创孵化办公主要沿鲘门高铁站北侧布局,创新型产业研发制造主要沿泗马岭河两侧布局,机器人产业生产制造主要沿发展大道两侧布局。
在用地布局方面,该片区将通过区域交通廊道和山海生态绿廊划分出多个综合功能片区,形成“一环、一轴、三片区”的空间布局结构。其中,“一环”依托发展大道和泗马岭河碧道示范段,串联两大研发制造产业板块,构建“滨水碧道产业发展环”;“一轴”依托高铁站前城市主轴线与泗马岭河蓝绿廊道,在轴线两侧布置文化活动中心、会展中心、图书馆、艺术馆等服务配套,构建“景观城市功能轴”;“三片区”聚焦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制造,构建功能完善的“机器人产业功能片区”、结合高铁站一体化开发与南北TOD立体开发街区打造“高铁商务功能片区”、通过高品质住区塑造与高质量公共设施供给形成“城市配套功能片区”。
在开发规模方面,该片区规划居住人口2.5万人,就业人口6.6万人。总建筑面积约291万平方米。配建博览公园、机器人主题公园、人才湖公园3处城市综合公园,2处社区公园;高中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2所、幼儿园4所,以及社区健康服务中心、老年日间照料中心等。
在综合交通方面,该片区将进一步完善厦深铁路鲘门站接驳配套设施,同时结合片区良好的自然本底条件打造全覆盖的慢行环境。
机器人被誉为“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是先进生产力的重要代表,是先进制造业的关键支撑装备。机器人小镇的开发和建设,是深圳市和深汕特别合作区产业建设和城市建设的重点工程之一。加快建设机器人小镇、发展机器人产业,将大大提升深汕特别区智能制造水平和产业核心竞争力,同时将吸引大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类人才进驻;延伸深汕特别区新兴产业链条,壮大产业集群,加快智慧深汕、湾区门户、特别新城早日形成。
据悉,该片区规划草案自2020年5月28日至2020年6月26日向社会征求意见。详细规划内容,可查询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网站http://pnr.sz.gov.cn/xxgk/gggs/content/post_7585589.html。
编辑 秦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