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深圳特区报▪生活消费版
近日,中国质量协会用户委员会发布了2016年饮料行业满意度调研结果:消费偏好由高到低依次为包装水、蛋白质饮料、功能饮料、茶饮料、果汁饮料和碳酸饮料。其中消费者满意度表现最差劲的分别是:冰露包装水、娃哈哈蛋白质饮料和统一果汁饮料。
在深圳,饮料品类的竞争激烈,碳酸饮料、乳类饮料、饮用水、乳酸菌饮料、果汁饮料、茶饮料等受欢迎程度旗鼓相当,健康化、年轻化的产品越来越受到青睐,新品淘汰率高企。
深圳市民饮料消费保持较高水平
深圳作为一座外来人口占比极大的移民城市,居住着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形成了海纳百川的饮食氛围,其中,深圳在售饮料品种就超过全国在售饮料品种的80%。
日前,深圳食药局发布的《你关注酒水饮料的安全吗?》调查报告中,公布了深圳市酒水饮料抽检结果和深圳市民酒水饮料消费习惯的大数据,有超过5千多名市民接受问卷调查。
调查发现,有18.20%的市民每天都喝要饮料,另有50.81%的市民每周至少喝1次饮料,由此可以看出大部分深圳市民对饮料的青睐,对于饮料也保持着较高的消费水平。
那么,哪些饮料会更受市民青睐呢?
数据显示,碳酸饮料在受深圳市民欢迎的饮料产品中排名第一,占比19.28%,乳类饮料、饮用水紧随其后,占比分别为16.40%、14.23%。而乳酸菌饮料、果汁饮料、茶饮料同样很有市场,占比依次是13.69%、12.43%、9.55%。
各品种的饮料受欢迎程度旗鼓相当,显示居民对不同品类饮料产品的包容性与适应性。“这里的饮料市场没有过多的地方特征与偏好。正因如此,这里对产品的接受度很广,新品牌的进入是非常容易的。”食品产业研究员朱丹蓬如此评价。
绿色健康型饮品后来者居上优势明显
从大环境来看,传统的碳酸饮料消费需求正在逐步减少,即使是饮料行业的传统巨头也没有逃出业绩滑坡的魔咒。2016年一季度,可口可乐中国区销量下降2%,百事可乐系的碳酸饮料销量下跌6.9%。
尽管在深圳,碳酸饮料依然行情可观,但是茶饮、乳饮、能量饮料等健康饮品越来越受市场欢迎,强势挤压市场份额。
“深圳这边有两种产品比较受青睐,一是水,另一个是包装比较迎合年轻人喜欢的新产品。”有连锁超市的负责人就表示,传统的碳酸饮料去年的销量下降明显,跌幅至少有3成,“可乐、雪碧卖得还可以,但像芬达、美年达基本上就很少人买了,还有脉动现在也是卖不动。”
朱丹蓬也指出碳酸饮料在近几年销量已逐步下滑,“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去碳酸化’,如可口可乐、百事可乐等饮料巨头都在不断布局,开发其他类型的产品。”
深圳品牌怡宝的负责人就坦言,目前在深圳,茶饮料、果汁是比较受欢迎的品类,而随着全民健身的兴起,健康是已经成为未来消费的主流需求,在这种趋势下,符合健康特点的瓶装水、蛋白饮料、果汁、运动饮料也越来越受到消费者青睐。
在新品饮料市场上,绿色健康的清淡饮料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冷泡茶、能量饮料、乳酸菌等产品均有明显的增长,成为了新品市场的主导,新产品不断推出市场,如可口可乐推出的Zico椰子水、农夫山泉推出的茶π等以健康营养为主打的新品入市,也正映衬出饮料行业发展的趋势。
越来越多新品饮料昙花一现,存活率低
深圳市统计局发布的深圳市主要经济指标数据显示,2016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512.76亿元,增长8.1%,其中,食品饮料烟酒类增长17.5%,整体市场平稳增长。
“在快消品行业普遍不太好的大环境下,饮料行业在去年的发展还是比较有力的。”朱丹蓬表示,“未来的饮料市场主要有两个方向:一个是健康化方向,追求对身体有益处、有营养的产品;另一个则是走年轻化,因为年轻人是饮料消费的主力,产品要‘呆趣萌’,才能吸引年轻人消费。”
但是,把握年轻消费市场却没有想象中容易,以茶饮料及淡口味水为例,这类主打健康时尚的创新品类本应成为市场新宠,然而它的“保鲜期”并不长久。有媒体做的关于消费领域的受欢迎程度榜单显示,2016年最受欢迎的茶饮料及淡口味水品牌是3月新入市的某茶品饮料,而在前一年大热的淡口味水——统一海之言却直接掉出榜单。
在去年新推出的多种新品饮料中,有不少以健康营养为主打的新品,市场却并不买账。例如大热饮料小茗同学推出的系列产品“小茗溜溜哒”,就被消费者吐槽是AD钙奶的旧瓶换新瓶;康师傅的新品浪漫茶饮“茉莉果茶”,被批评有“杀虫剂的味道”;健力宝推出的继承红茶菌酿造工艺的“轰茶君”,更是被称为“难喝得惊人”。
目前,饮料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快得惊人,有说法指出,在饮料市场新品存活率仅为5%,太多的产品昙花一现。对此,业内人士认为,整个饮料产品研发能力依然是非常欠缺的,产品创新目前还满足不了新生代消费群的需求,这也是新品存活率较低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