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岁“深二代”的过年方式 餐厅打工收获成长

记者 綦伟
2017-02-13 03:12
摘要

陈骏坚是独生子,老家梅州,幼时随父母来到宝安。家风传承,对儿子要“穷养”。初中开始,每到寒暑假,他都要去父母开的餐厅打工。

经过一个月的锻炼,陈骏坚站在宝安海雅缤纷城一家餐厅门口,已经不再羞怯。现在,他可以随时笑意盈盈,热情招呼在门前驻足的客人,为他们介绍餐厅特色和招牌菜品。哪怕是客人仅从门口经过,他也会大声地说一句“新年好!我们餐厅正推出春节‘开门红’活动,有空请进来坐……”

这个19岁的小伙子做的是“门迎”。“我喜欢这个岗位”,他说,这份工作让他学会笑着面对人和事,以后做任何工作都很重要。

陈骏坚是独生子,老家梅州,幼时随父母来到宝安。家风传承,对儿子要“穷养”。初中开始,每到寒暑假,他都要去父母开的餐厅打工。“可从这家店到那家店,不管在哪儿,店长都知道我是老板的儿子,所以很明显能感到对我的照顾,上班迟到、活儿做不到位,都不会说我……”

今年,他决定来一个“小挑战”,自己找一份工。他选定附近商圈这个最大的商场,把所有商户“扫”一遍,然后到四楼这家时尚松茸主题餐厅应聘。“这是养生养颜的食物,崇尚自然,面对不同的食客,要依各自所需作重点介绍。”他做好准备,接受考验。

加强自律,全程无迟到、不早退,此类要求只是“基本款”;上班期间不能用手机,保证专心做事,对年轻人来说,确实有点难;一天工作都得站着,“一开始真的感到蛮累”……但做到越多,学到越多,他越感到被认可的喜悦。

陈骏坚说,因为餐厅做活动送棉花糖,门口落些糖屑,有位清洁阿姨每天会一边打扫一边轻声地骂。他主动上前,耐心听完埋怨,向阿姨道歉,表示今后一定在打烊后帮手把门口卫生打扫好。问题得到圆满解决。“之前读过心理学的书,知道要站在对方立场思考问题,但这是我第一次真正做到。”

连一天到晚忙工作的陈爸爸,也感到了儿子的变化。“他说我开始考虑一些过去从来没想过的事了,变成熟了、有责任感了,也会些‘花言巧语’了……”骏坚笑道。

再有一星期,陈骏坚将回到学校。他是深圳技师学院三年级的学生,专业为广告设计。“好的设计很重要,能充分表现餐厅个性,抓住顾客的眼。”这也是他在此次打工中真正学到的。

一样来餐厅打工的,还有骏坚的三位同学。这些年轻的“深二代”,正抓紧时间进行社会实践,为将来做准备。

编辑 白驹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