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是深圳“双碳”叙事的最好方式
2022-05-20 11:07

气候问题,是全球经济问题、政治问题、战争问题的根源所在。全球气候大会早已是新一轮大国竞争与外交博弈的舞台。追随“双碳”路径,国际观、大局观被一再提及,并被上升至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宏观高度,这是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智慧。对于像深圳这样改革开放排头兵的城市来说,扎扎实实在各项指标上奔向零碳是基础;体体面面成为“双碳”文化与“双碳”观念的旗手,向全球展示城市的国际观、大局观,理应冲锋。

用艺术将“双碳”意识深入市民心中

事实上,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深圳,“双碳”推进可谓“先行示范”之标杆。深圳是国家首批低碳试点城市(2010);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城市(2011)——至今市场流动性居全国试点碳市场首位;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2018);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2020)。GDP全国第三的深圳,单位能耗强度和碳排放强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3和1/5,处于全国最低水平之列。深圳绿色产业增加值显著;清洁电源装机占比近80%(高出全国平均水平约25个百分点);马路上的新能源汽车全球最多(2017年率先实现公交车100%纯电动化,2020年网约车100%纯电动化);绿色建筑建设规模和密度全国领先达欧美先进水平……无论是产业结构优化、能源结构调整、交通运输电动化、城市规划建筑等“双碳”硬指标,还是政策、金融、法规、技术、智能以及人才计划等护航保障,深圳在推动“双碳”的国家大势中,再次成为时代排头兵。

“双碳文化”相关活动,深圳的各种“减装”“限塑”等公众绿色行动是丰富多样的,显著体现在深圳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成效与回收利用率数据上(约达42.0%)。我们同时注意到作为我国绿色低碳领域内的代表性专业论坛,深圳国际低碳城论坛已经连续成功举办9届,成为我国重要的“碳外交”平台,展示了大国的担当。从民间到专业,这些是针对“双碳”极具针对性和成果性的行动。新形势、新要求下,深圳未来的“双碳”活动开展可以此为基础,展现更为丰富的层次与肌理,当代艺术可完成金字塔尖的任务:通过将“双碳”观念视觉化、感官化、体验化,将“双碳”意识深入每位深圳市民的心中,在全球范围内推广深圳的低碳城市形象与品牌。

无艺术的“双碳文化”缺少仪式感

艺术在国家形象塑造方面的作用毋庸置疑。套用本人拙著《艺术博物馆:理论与实务》对艺术的汇聚场所——艺术博物馆的功能分析,经典艺术作品可以塑造与代表国家、民族、地区身份与精神力量;优秀艺术作品汇聚的相关盛事或高水平机构可以成为国家、城市、政府形象与地区文明开发程度的指标;艺术作为文化外交的媒介自古有之。正如生态艺术对生态观念的推动,我们可以想象生态社区、生态经济、生态城市都将受惠于生态艺术的发展。

日本擅长将生态艺术与国家形象挂钩。两年一届的日本“Reborn-Art:人的生存之道”综合艺术节(视觉艺术+音乐+美食)由东日本大地震海啸灾区──宫城县石卷市主办,旨在吸引人们关注当地灾情、通过旅游帮助当地重建以及警醒人们生态灾难带来省思,2019年(2017第一届,双年模式)有包括草间弥生在内大约60组艺术家团队参与。当人们顺着艺术地图来到海啸后宁静的海滩,打卡日本具备国际知名度的艺术家名和晃平标志性作品“水晶灵鹿”,在自然的静谧中想象自然曾经的疯狂,特殊场域带给人特殊的画面与感受,终身难忘。我本人担任策展的北京CBD艺术季(2018)探索展,主题为“艺术&生态&城市”,思考了城市中心区的生态样态,当人们透过萧昱的红色铁竹子拍到CCTV大楼,又在史金淞以城市建材垃圾制作的假山石下托起中国尊……北京CBD核心区最核心的公园广场上最值得驻足的画面因此浮现,其中的生态智慧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与国际影响力,奠定了北京CBD艺术季的诞生(我又参与了后续两季,经费显著提升,但因人事变动,主题转型音乐了)。

假如早日实现“双碳”是深圳送给深圳自己和世界的礼物,那么“双碳文化”就是那条系起礼物的丝带,艺术则是“双碳文化”精心编织成的花朵,代表“双碳文化”最华彩的部分——没有它,礼物还是礼物,但一定缺少了赠送人的“台型”,缺少了开启的仪式感。

可考虑设计未来的“丝带”与“花朵”

以深圳目前在“双碳”建设道路上正确而稳健的步伐,卓越而显著的成就,为追求更高的双碳目标,现在就可以考虑准备与设计未来的“丝带”与“花朵”。正如运动员对冲刺线的渴望,“丝带花”作为完成这件礼物的“Happy ending”(幸福顶点),城市在其感召与呼唤带动下,定能更早实现“双碳”目标。当然,从“双碳”实现的几个“能耗主战场”:工业、交通、建筑、数字、生活节能几个方面来看,前四项都有切实的公开数据,显示深圳走在全国乃至全球前列。而在与“双碳”指标密切相关的生活(社区、家庭、个人)节能方面,也就是和每个深圳人息息相关的碳排数据则很难查到,可能还不在这个阶段的重点工作中,但这个部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市人大代表、环境工程专家陈建湘博士就曾在2021年深圳两会上重点提出“低碳+”的三个板块:生产、生态、生活,提出“双碳”目标下,以低碳观念、低碳文化引领低碳生活方式新时尚,是目前深圳“低碳”工作的三个重点方向之一。对每个人的影响,“丝带花”的作用将尤为明显。

“丝带花”并不意味着粉饰太平,遮蔽问题。“艺术”自现代艺术鼻祖米歇尔·杜尚以降,传统和古典的“美”的概念就被打碎了,取而代之的是“观念”。二战后,“观念艺术”概念恣意成长的年代也是“生态学”逐渐成型的年代。“生态学作为一种富有潜力的关于真实(reality)的新模式,它的出现为调和人文与科学研究成果提供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机遇。”(约瑟夫·米克,1972)对艺术而言,这种“真实”可能是好的、正面的、积极的、值得肯定的,也可能是负面的、消极的、应该否定的。这一点与习近平生态文明理念高度一致。2012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时曾亲自指出:“我们在生态环境方面欠账太多了,如果不从现在起就把这项工作紧紧抓起来,将来付出的代价会更大。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没有别的选择。”正是因为有了彻底解决生态问题的大国底气与自信,才能让我们更好地面对“真实”生态。

还是拿日本举例,即便是福岛核泄漏如此“家丑不能外扬”的事件,日本政府也从未抑制艺术家以其作为题材进行生态观念的传达(也捂不住),如享誉国际的日本音乐家坂本龙一的一系列环保装置(去年北京木木美术馆的展览上,那台从福岛被污染海水中捞起的著名海啸钢琴尖利的声音震颤人心),年青艺术家团队Chim↑Pom深入福岛的VIDEO创作也纷纷被西方美术馆收藏。这是因为,核电问题不是哪一个国家哪一个地区人民面对的问题,是有核电国家人民都应该关注的问题,这个态度让人们感受到日本文化中对人类生态命运的深切关注与强大的自我反省的力量。

艺术的需求与形塑,正是将深圳“双碳”道路放在世界聚光灯下展开深圳“双碳”叙事的最好方式,事关“双碳”硬指标全国标杆的深圳如何以全球视野在国际舞台上规划自己。此事充满机遇,也充满挑战。期待深圳上好这一课。

来源 晶报

作者 罗怡

编辑 谢欣如

审读 玄伟东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