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眼看势|2017年股市,还是要顺势而为

记者 王平
2017-01-03 17:30
摘要

新的一年,国内股市最高会走到哪里,投资者心中没有底。

1月3日,2017年沪深股市迎来首个交易日。三只新股发行,两只新股上市。当机构和高高手们对今年A股的走向只能闪烁其词时,新股发行的脚步却是如此的坚定。

新的一年,国内股市最高会走到哪里,投资者心中没有底。这么多年了,专业机构测不准成为常态,去年最甚。一月份的熔断让所有的所谓权威机构整年都抬不起头了,任泽平在杠杆牛中挣的一点分,去年上半年就折腾得无影无踪。只有李大霄横着胆子,一年从头唱到尾,反正靠网红也能赚得盘满钵满。

机构们的观点近些年尽管有些不靠谱,但也能反映其所代表的机构主力当下的一种投资心态。如果政策合拍了,大资金取向趋同了,保不准准确度会有所提升。对中小投资者,看看也无妨,或许里面藏有一些智慧的光芒。

机构对今年行情的预测,总体的感觉是,国内机构谨慎乐观,外资机构积极乐观。

2017年,广发策略分析研究团队认为,A股市场在上半年仍存风险,2017年下半年有望迎来转机,上证综指全年的波动区间预计是2750到3550点;

国元证券预计上证指数全年波动区间大概在2800-4000点之间;

招商证券预测市场特征是“冲浪”(享受波涛汹涌于浪尖),腾挪(资金配置结构变化显著);上证指数2900-3800点;

国泰君安继续维持横盘震荡格局看法,上证指数将在2800点到3500点的核心区间实现震荡。

申万宏源认为,多重上行催化有望共振,2017年机会大于2016年。中金公司确信2017年结构性机会将优于2016年,A股全年有望实现个位数收益。海通证券的研报乐观地预判,2017年A股将“从震荡市走向牛市”。兴业证券相对谨慎,A股年初乍暖还寒,行情整体呈平衡震荡市。

外资机构的信心似乎大一些。路透调查显示,至今年年底,A股市场的涨幅全球排名第二,远远跑赢美国和欧洲股市,该调查在全球约200股票分析师2016年12月7日和基金经理之间进行。

摩根士丹利在报告中称,上证综指到2017年底料升至4400点,与目前点位相比上涨空间为36%。这几乎是美股接下来5年都难达到的累计涨幅。摩根士丹利的策略师18个月来首次将中国的评级调升为“增持”(overweight),他们预计中国公司股票将在新的盈利增长带动下迎来一波反弹。

摩根大通也认为,虽然2017年新兴市场整体前景并不乐观,但中国股市相对良好,在新兴市场当中,最看好中国股市。

瑞银认为,原材料价格的持续上涨使得A股上市公司2016年整体盈利增速预计达到6.6%,2017年或达到5.7%。瑞银将2017年底沪深300指数的目标值设定为3750点。该机构甚至建议要关注这样几条投资主线:消费品行业;人民币贬值概念;高股息概念;PPP概念。

每一个观点后面都跟着一大堆理由,逻辑上并不存在多大问题。但对中小投资者而言,在2017年这个充满各种不确定性的年份,还是要时刻绷紧风险管控这根弦。

国内专业机构有明确点位预测的都有一个共同特点,2017年的高点会高过2016年,但低点大都在上证综指3000点之下,按照目前的点位还有一成以上的调整空间。有专业分析人士元旦期间就发表文章,让市场警惕技术上的第五浪下跌。一成的下跌空间,对指数来说,空间有限,但对部分个股来说,可能就是灾难。

2017年,国内经济变数很多,既要转型,重振实体经济,又要去杠杆,应对国际市场的变动可能带来了金融风险的冲击。国内股市也是多重目标共存,加大融资力度,为实体经济服务,自身的规范发展,制度建设也迫在眉睫。沪深股市在未来一个较长时段依然脱离不了政策市,区间震荡,结构性行情,以获利为目的,不专一,不持守,紧跟大势,成长起来跟成长,价值投资占上风就跟蓝筹,不轻言牛市,高抛低吸,降低收益预期。严冬即将过去,只待春天来到,惟愿每一位投资者“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编辑 左耳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