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来自深圳市福田区红岭中学(红岭教育集团)的近30名高一、高二学生,走进深圳报业集团新媒体大厦开展2025年暑假社会实践活动。这场集参观学习、技术感知、职业体验于一体的实践,不仅让学生们近距离触摸新闻行业的发展脉络,感受智媒时代的技术浪潮,更通过沉浸式的记者工作体验,搭建起课堂知识与社会实践的连接桥梁。
感知技术浪潮
感受智媒发展

学生们首先探访了深圳报业集团新媒体大厦。在深圳报业发展史馆内,一张张老照片、一件件承载历史的实物展品,串联起深圳报业集团的发展脉络。从深圳特区报创刊,到深圳报业集团成立,再到如今新媒体蓬勃生机,学生们在驻足凝视中触摸新闻行业的深厚底蕴,对新闻工作的认知也逐渐具象。
在传统媒体转型的浪潮中,读特客户端以“ALL in AI”的勇毅之姿,奔赴智媒时代的星辰大海。在新媒体大厦23楼的全媒体指挥中心,读特客户端平台中心主任赵翔庭以“读特AI工坊”为例,为学生们详细讲解了媒体如何拥抱AI技术。
“读特AI工坊”成立初期,便运用AIGC技术“还原”出黑脸琵鹭、豹猫、小灵猫、穿山甲等深圳珍稀动物,制作出视频作品《神奇动物AI深圳》,上演了现实版的深圳“疯狂动物城”;而在工坊成立一周年之际,推出的AI全流程创作MV《造梦家》,实现了作词、作曲、编曲、演唱、出镜的全链条AI生成。现场对比播放这两个作品时,AI技术在内容创作中的飞速发展令学生们惊叹不已,媒体与AI碰撞出的多元创意玩法更让他们耳目一新。
为了让前沿技术不再抽象,赵翔庭结合实际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大模型、算法、推送方式、流量等概念,并鼓励学生善用AI工具。在现场互动环节,学生们积极提问,赵翔庭耐心解答,进一步加深了大家对相关知识的理解。
即将升入高二的周奕辰向读特新闻记者表示,通过老师的讲解,他理解了从传统报纸到如今的新媒体,不仅是载体形式的变革,更是信息传播方式的递进。技术的每一次跃迁,其核心都是为了让“人”的声音传播得更远、更真。纸媒并未老去,它正以崭新的面貌,继续为城市和时代服务。
体验新闻生产
延伸实践平台

阅读是认识世界的重要窗口,也是文学创作的基础。午饭后,学生们先后走进樊登书店与樊登读书会,在弥漫着墨香的浓郁文化氛围中,通过翻阅各类书籍、聆听精彩分享,进一步拓宽了知识视野,感受不同思想的碰撞与交融。
沉浸式记者工作体验环节是此次实践活动的一大亮点,在专业记者的带领下,学生们全流程模拟了记者的日常工作。从聚焦社会热点进行选题构思,到多方搜集线索、核实信息,再到撰写新闻稿件、拍摄新闻照片,每一个步骤都贴合真实的新闻生产标准,力求将真实、准确的信息传递给大众。南通动物园向患儿捐赠数万枚硬币、中国战队天禄拿下CS国际赛冠军、暑期旅游热……一篇篇兼具时效性与新闻规范性的稿件相继完成,记者们也现场点评并给出修改建议。
沉浸式的体验过程,不仅锻炼了学生们信息整合、文字表达与团队协作能力,更为学生们打开了一扇了解新闻行业的窗口,通过亲身体验体会到新闻工作者肩负的责任与担当。即将升入高二的吴佩玥表示:“今天社会实践的行程特别紧凑,当我沉浸式体验了记者们的日常工作后,记者这个职业已不再是抽象的概念。”
活动结束后,学生们还可根据个人意愿申请成为读特小记者,将此次实践体验延伸至更长期的学习探索中。“读特小记者”是深圳报业集团读特客户端专为6-18岁青少年打造的实践平台,通过定期组织线上新闻素养培训、实地采访实践等活动,持续提升小记者们的新闻敏感度、写作能力与社会观察力,鼓励青少年用自己的视角记录生活点滴。自启动以来,该平台已吸引众多深圳青少年积极参与。
深耕实践教育
培养现代综合人才

此次报业集团之行只是红岭中学丰富社会实践版图的一角。据介绍,今年暑假期间,红岭中学为高一、高二学生提供了共计71项、1375个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岗位,涵盖金融、医疗、图书馆服务、红色文化讲解、企业助理等多个方向,构建起包含企业参访、高校游学、职业体验、社会考察、生活技能锻炼、劳动实践等在内的全方位、多层次实践体系。
“我们希望学生能在真实空间里,看到社会到底长什么样。”据红岭中学高中部学生成长支持中心主任杨晓燕介绍,红岭中学开展校外社会实践项目已坚持12年,为约4万名学生打开了了解真实社会场景、认识真实社会职业的大门。
“教育不能只是提供知识,更要提供这些孩子通往社会和人生的接口点。社会实践的意义,就是让学生在虚拟题本外,看见真实世界的逻辑与温度。”红岭中学党委书记张健道出了学校坚持实践育人的核心理念。他表示,学校始终支持学生参与校内外活动,以“外部实践”驱动内在成长,帮助他们探索未来方向、发展志趣,以及规划、组织、合作等核心能力,助力学生成长为会做人、会做事、会合作的现代综合人才。
编辑 高原 审读 郭建华 二审 张玉洁 三审 万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