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记备案在册的“‘e开锁’人员为市民开锁。
钥匙丢了开不了门,找“小广告”又怕不安全。怎么办?
12月12日,深圳警方推出“e开锁”微信服务平台,为市民寻求开锁服务提供了一个安全、便捷的渠道。
记者了解到,“e开锁”是深圳警方开发的一个微信公众号,最初的思路是让市民可以用随身携带的手机,安全、方便地电召开锁服务。“经过反复研究测试,这个公众号目前具备了一键检索开锁服务人员、警民互动、开锁服务流程说明、锁具安全知识介绍、投诉建议等实用功能。”市公安局治安巡警支队副支队长郭立峰介绍,“市民可以通过微信加关注‘e开锁’公众号,按关键字搜索到附近的开锁服务人员并可直接呼叫。”
登记开锁行为。
警方介绍,作为全国首创的开锁服务微信公众平台,“e开锁”通过完善从业人员信息备案、规范开锁流程等手段,重点解决了“找锁匠难”、“找放心的锁匠更难”这两大难题。所有在平台中公示的开锁服务单位和从业人员,均已在公安机关备案并完成筛查;锁匠提供开锁服务时,必须出示《公安备案证》,市民可以通过胸牌上的“二维码”扫描验证锁匠身份;建立了开锁服务“第三方见证”机制,要求开锁时应当有民警、社区工作人员或物业等第三方人员到场见证开锁服务;所有开锁行为应当手工登记造册,警方通过原始记录和系统后台监测每次开锁工作情况,确保每一次开锁服务都可追溯。
验证“‘e开锁’登记备案的开锁人员。
目前,警方已完成遍布深圳全市的300余家从业单位,800余名“开锁匠”的登记备案工作。“‘e开锁’作为警方便民服务的重要举措,将极大的方便市民开锁,同时有效规范行业经营秩序,让一些以开锁为名、行盗窃之实的违法犯罪份子无机可乘。”郭立峰说,“市民在使用‘e开锁’的同时,还可以通过该平台对非法开锁等涉嫌违法犯罪行为进行举报,警方将进行调查,并予以严厉整治。”
编辑 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