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逐渐明朗,全国大部分省市的复工率回升较快,生产经营活动正有序恢复。智联招聘近期发布的《春季求职竞争周报》显示,复工后的第四周,招聘需求与求职数量都在进一步环比上升,人才市场在本周环比回暖趋势进一步提速。
制造业持续回温扩产扩招,房地产人才需求增长亮眼
复工一个月以来,随着企业实际复工比例的逐步提高以及大量人才返回工作所在地,人才市场的招聘端与求职端持续回暖。由统计数据可以看到,全国大部分企业都已经步入正轨,开始招贤纳士。
热门行业排行在复工后第四周仍然以房地产/建筑/建材/工程与基金/证券/期货/投资行业为首。疫情防控期间,信息通信行业是全面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行业,信息通信业的复工复产对于全国企业都有很好的带动作用。此外,去年启动商用的5G技术发挥积极作用,全面助推医疗行业数字化升级,实现远程医疗、信息和数据共享等多种功能全面落地,通信人才需求量进而增大。
复工第四周,招聘需求环比增速较高的五大亮点行业依次为:中介服务、家居/室内设计/装饰装潢、贸易/进出口、电子技术/半导体/集成电路和大型设备/机电设备/重工业。
除制造业持续回暖外,房地产行业的人才需求也颇为亮眼,房地产/建筑/建材/工程行业虽未进入五大亮点行业,但招聘职位数环比增速也达24.42%,与之高度相关的中介服务、家居/室内设计/装饰装潢行业需求环比增速分别达40.81%、39.06%。此外,外贸行业的招聘职位数环比增速连续两周大幅上涨,且增速翻倍。
竞争激烈的互联网行业一直对机会保持灵敏嗅觉。此次疫情中,互联网企业对外部需求急速反应,将触角延伸至线下各个领域,通过算法、数据、流量等生产要素,推出多款线上应用,带动人才市场的活力。
随着制造业继续回温,技工/操作工在本周仍然是招聘需求环比增速最高的岗位。房地产开发/经纪/中介与土木/建筑/装修/市政工程再度跻身五大亮眼职业,热度接连攀升。此外,艺术/设计人才由于办公方式、地点、形式本灵活,在疫情期间受外在压力相对较小。在各企业业务重归正轨的情况下,艺术/设计类岗位的需求也进一步扩张。
企业平均招聘薪酬为8875元/月
复工第四周,北京的竞争指数达到31,继续遥遥领先于全国其他核心城市。一线城市深圳与新一线城市南京、杭州、成都在招聘需求端环比增速亮眼,分别为37.95%、29.6%、29.29%和28.9%。
企业平均招聘薪酬为8875元/月。平均薪酬排行依旧以北京、上海、深圳为首。武汉市平均薪酬达到10027元/月。作为本次疫情防控的重点城市,武汉在医疗、通信、生产制造、生活服务等多方面对于人力资源的需求都不断增加,政府也在对相关人才出台更多补助政策。
金融行业的平均薪酬为12270元/月,仍稳居榜首。电子技术/半导体/集成电路行业本周不光以较高的招聘职位数环比增速跻身五大亮点行业,在薪酬方面,也以9431元/月的高薪排名上升至第九名。可见集成电路行业正以高薪为橄榄枝,加大人才吸引力。
位居第一的企业高管人员,本周平均薪酬为20947元/月。新上榜的咨询/顾问/调研/数据分析一职,以10267元/月来到第九名。
65%企业已复工,7成企业招聘工作未恢复
随着疫情爆发得到进一步控制,各省市鼓励企业防控下有序复产复工。根据本周最新调查结果显示,14.5%的受访者于2月24日复工,目前未确定复工时间的企业占比35.2%,较上周下降10个百分点。
从具体行业来看,在从事娱乐/体育、酒店/餐饮业、教育培训、度假/旅游业的受访者中,还未返岗工作的占比均超过6成。这些行业的服务场景主要为线下,业务受疫情影响较大。
72.8%的职场人已经返回工作所在地,还有近3成依然没能返城。在还未返城的受访者中,34.9%表示年前已经离职,另有29.3%的职场人还在家中等待公司复工的通知,而28.8%由于当地社区和交通的管控而无法离开。
疫情防控期间,企业的整体招聘规模有所缩减,分别有34.1%何36.5%的受访企业表示“缩招”与“不确定招聘规模”,而招聘计划不变的企业仅占两成。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72%的企业表示复工后招聘水平还未恢复正常水平。52.7%的企业表示想等到疫情过去再说,另有36.3%和28.6%的企业表示大批务工人员还未返岗、公司经营状况不好,17.6%则直接取消了招聘计划以节约成本,进行自保。
在缩招的企业中,缩招岗位主要集中在普通员工,占比高达60.5%,其次是28.9%的一般管理者。中层与高层管理者由于在人力资源市场结构中本身占比较小,招聘需求的收缩程度也较轻,资深专业人士岗位基本不被波及,也证明这个角色也是可替代性最低的。
对于社会普遍关心的大学生就业问题,32.5%的企业对今年应届生的招聘计划还不确定,表示应届生招聘计划“没变化”、“有所增加”的企业整体占比45.2%,但应届生受到的疫情冲击整体好于社招人群。
编辑 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