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下午,市市场监管局市场建设处联合福田莲花所执法人员和市个私协会到香梅肉菜市场进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现场指导、巡查工作。
市场建设处联合福田莲花所执法人员。
严格检查农贸市场保障市民“菜篮子”安全
指导组现场检查了市场的日常卫生清洁、消毒落实情况和市场管理人员、经营者是否戴口罩上岗,市场进出口体温检测情况,察看了市场内厕所卫生及垃圾分类处理情况,核查了市场是否有经营者经营活禽、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情况。
据指导组介绍,香梅市场每天消杀一次、清洁一次、消毒三次,全力做好防疫消杀工作;从2月5日起对市场进行围合式管理,对外经营只留一个口进出,并对所有商户的从业人员进行造册登记,记录人员1月份以来去到哪里,什么时候回深圳,至今未监测到体温高于正常标准的人员;播放广播让全体商户佩戴口罩经营,同时传达贯彻落实禁售野生动物的文件精神,并营造禁烟的经营环境。目前市场店档现复工开业经营的有50多户,占总数的90%。市场上菜肉供应充足,价格平稳,市场内厕所干净卫生,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同时未发现有违法私宰、销售活禽和野生动物的违法行为。
与此同时,指导组现场派发疫情防控宣传折页、填报疫情期间经营情况调查问卷、播放疫情防控录音,张贴疫情防控海报。
为使场内经营者最大限度消除疫情带来的紧张情绪,指导组成员对经营者进行心理健康辅导,鼓励大家采取灵活多变的生活方式进行自我解压,为战胜疫情后回归日常生活做准备。
香梅市场节前已在稳步推进市场升级改造工作,设计效果图已做好,节前已发预告通知给商户3月10日将停业,原计划6月30日前竣工升级改造工程。因“新冠肺炎”疫情的不可抗力因素影响,要延后完成。
为积极响应和配合政府部门做好严防疫情防控、全员复工复产等工作,不出纰漏,不留死角,交出一份圆满的抗疫答卷,全力保障民众“菜篮子工程”,香梅市场集团公司压实主体责任,保障安全生产,实施疫情防控与安全生产防范相结合的方式,派出专门的疫情防控工作组进驻市场,管理人员由原来的7名增加到12名,实行24小时工作轮班制,规定未上岗的管理人员保证做到遇有紧急舆情,10分钟内赶到现场进行处理。
集团公司王雁翔表示,不能因为加强疫情防控工作就放松安全生产防范意识,毕竟疫情是短暂的总会过去,但安全生产防范才是公司长久的生存之道。
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在香梅市场监督检查。
推选“市场档口之星”,提振个体工商户抗疫信心
在疫情面前,每个坚持工作的人都有自己的战场。作为个体户也不例外——保障民生供应,就是他们的“战场”。据记者了解,市场监管局此次在香梅市场推选出两位“市场档口之星”。
香梅市场个体户唐德盛是广东陆丰人,从1994年开始经营德盛鲜果行。26年来,一间水果店,养活了一家五口人,多次荣获“文明诚信经营户”。疫情期间,德盛鲜果行坚持不打烊,持续营业,只为在这生鲜物资紧缺时,保障每一位顾客每日水果所需。春节期间水果的销量受疫情影响,降到正常时期的四分之一,随着疫情好转和返深人员增多,销量恢复到70%。
唐德盛对此表示,“来了就是深圳人。平时不曾休息,尤其是在这样一个特殊时期更要一刻不停歇。作为一个老‘深圳人’,我愿意以自己的微薄之力为周围街坊邻居服务,为战‘疫’不打烊。我们相信有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一定会战胜疫情,迎来美好的春天!”
据记者了解,自疫情开始至今,德盛鲜果行各类水果供应充足,价格平稳,受到了顾客的一致好评!
香梅市场个体户唐德盛是此次评选的“市场档口之星”。
用智能物联的方式助力疫情防控的菜档
读特记者了解到,另一位香梅市场评选的“市场档口之星”是何秀荣。她从1993年至今在福田香梅肉菜市场从事个体经营开档卖菜。27年来,她始终履行着“卖菜就是卖良心”的诺言,宁愿不赚钱少赚钱,也不卖一棵问题菜给顾客。凭借多年热情好客、诚信经营,赢得大批新老顾客光顾。
面对疫情冲击,在遭受“断崖式”营业额下降的情形下,从1月27日大年初三开始至今,积极响应政府号召,为确保顾客吃上放心菜,何秀荣与时俱进,学习智能经营模式,依托早前成立的丽凯农产品配送部的优势,在做好个人疫情防护工作的同时,采取微信圈粉、线上预约、送货上门、“线下”转“线上”、无接触配送等灵活的新零售经营模式开展业务,让近到市场周边,远到岗厦、南山的新老顾客足不出户就能吃到放心蔬菜,有效助力疫情防控。“现在来档口买菜的顾客少了,而网上下订单买菜的新老顾客却多了。在这个特殊时期,大家都提倡‘不见面’购物、‘无接触式’配送,只要我们大家听从政府指导,就一定能战胜疫情。”何秀荣对记者说。
疫情防控关系到每一个人,防控的关键在细节,只有想在前面,抓在实处,做在细处,才能早日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
“市场档口之星”何秀荣。
(晶报供稿)
编辑 曹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