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首席医疗官:哈佛的家庭医生为深圳人服务,不是天方夜谭

记者 孙锦 文/图
2016-03-18 06:09
摘要

3月17日,前来深圳参加“哈佛-深圳生殖医学中心”揭牌仪式的哈佛大学医学院教授霍普·睿琪奥蒂与约翰·赫拉卡表示,以“哈佛催化剂”开放式创新系统的成功经验筹建“哈佛深圳医学创新中心”,已从构想变为现实。

49764603446581745

哈佛医学院教授霍普·睿琪奥蒂(左)和约翰·赫拉卡(右)。

当一所顶级的精英医学院开始反思该如何做研究时,会发生什么?

当一位全球知名的医学教授开始思索传统医疗与前沿科技的深度融合时,又将发生什么?

3月17日,前来深圳参加“哈佛-深圳生殖医学中心”的揭牌仪式的哈佛大学医学院教授霍普·睿琪奥蒂与约翰·赫拉卡与读特记者进行了一次有趣、有料的深度对话,以“哈佛催化剂”开放式创新系统的成功经验筹建“哈佛深圳医学创新中心”、以“大数据”开发个性化的“远程医疗”和“移动医疗”推动深圳家庭医生服务的普及,这一切已经从构想逐渐变为现实。

医学教授的“数据化愿景”

赫拉卡的脑海里充满了奇思妙想,他称自己为“另类医生”,在整个专访过程中,赫拉卡不断向记者展示手机里个人医疗数据和可穿戴设备。传统医疗与前沿科技的深度融合是赫拉卡每天都在思考的问题。

作为苹果公司的首席医疗官,赫拉卡对于未来医疗服务总是充满了“数据化的愿景”,他表示,到2017年,全球移动医疗市场价值将达200多亿美元,怎样的技术才能帮助我们实现价值呢?关键要链接医院、医生和病人,医生收集数据后能有效改善医疗服务质量,让病人真正获益,如此,移动医疗才有意义。如今,可穿戴设备收集24小时血压、脉搏、心率等数据,一旦血压异常,手表会自动提示医生和病人,针对老龄化社会特点,开发出睡眠模式下老人数据监测、老年痴呆症监测诊断等移动医疗,已在临床应用,未来这一切将普及。

214498066995522466

能收集一个人24小时血压、脉搏、心率等数据的可穿戴智能设备。

“现在的移动健康软件是新生物还不够完善,但它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地成长与成熟,如果使用得当,移动医疗应用程序将会为患者的疾病治疗升起一面红旗,可以提升患者及时就诊的积极性。”赫卡拉是智慧医疗的坚决拥护者,他的团队已经研发出基于医生、患者之间类似“微信”的医疗社交网络,在智能手机或是掌上电脑安装应用程序。赫卡拉这样解释道:这可以看成是一个私人健康数据平台,整合其他第三方健康应用数据,并与医疗机构合作,允许医疗机构接受或传输你的数据。医生可以通过这个平台获取患者关于当日健康情况的日常数据并制定治疗方案,这主要包括疲劳度、认知困难、睡眠障碍、情绪改变、运动量的减少等信息。当然,将会有严格的隐私保护措施,以防止数据外泄。

深圳最合适推广家庭医生服务

近日,深圳市政府出台《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设卫生强市的实施意见》,深圳将大力发展家庭医生服务。

深圳人今后完全有可能拥有一位来自哈佛医学院的医生作为家庭医生!这不是天方夜谭,很快便触手可及!

“家庭医生”概念在西方国家早已普及,但对于大部分中国家庭来说仍然是一个比较遥远的概念,对于哈佛深圳医学创新中心如何推动深圳家庭医生服务,两位教授几乎不约而同地认为:“深圳是最适合也最有可能在这一新兴领域为中国其它城市开创经验的。”

“家庭医生的最大特点是连续性、综合性和预防性,对家族病史、先天性疾病以及患病基因都有全面的了解,减少了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局限性。”赫拉卡认为,远程医疗和移动医疗为家庭医生在中国的普及提供了新的优势,如果医疗服务在社区或者在患者家中进行,远程医疗能够更广泛使用,不仅可以节约就医等待时间,免去往返路途,而且更容易照顾到患者的个性需求。

“远程医疗”的概念不只局限于一般的头痛感冒,甚至是严重的慢性病例如糖尿病,或是癌症。比如一个糖尿病患者只需在家中将每天的血糖数据、血压数据、饮食记录等等通过网络传输给医生,与医生进行视频对话,医生便可以为其不断调整方案,而这一切只需要一个智能手机安装相应的软件程序便可轻松实现。远程医疗需要电子病历的广泛应用,医生诊断时便于参考,从而了解这名患者的病史、用药史、过敏史等等。电子病历有助于改善医疗服务,也避免了重复的医疗检测,这就是医疗大数据的重要性。

“哈佛催化剂”的创新魔力

近些年,“开放式创新”一词大热,即运用不同的经济原理和创新方法来利用大量参与者的集体能量和创造力。这可能以多种形式呈现——开源软件、开放应用程序平台、众包、众筹等等。开放式创新系统的核心是向大量参与者提供进入途径。

当一所精英学院开始反思该如何做研究时,会发生什么?

679140023030321819

哈佛医学院雄踞世界医疗研究顶峰。

哈佛医学院,貌似不像是一个会开放其创新过程的机构,逾2万人的教研人员和研究生队伍都已是世界一流水平,雄踞世界医疗研究的顶峰。然而正是与传统思维背道而驰的开放式创新实验机构——“哈佛催化剂”就这样诞生了。

“哈佛催化剂”是一个全校性的临床转化科学中心,坐落在哈佛医学院内,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开放式创新实验不止是为了找到解决疑难问题的新方法,“一个问题的形成常常远比其解决方案更为重要。问题的解答可能仅与数学或实验技能相关。而提出新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角度看待老问题,则需要充满创造力的想象,真正标志了科学的进步。”

深圳与哈佛可以共享研究数据

说了这么多,还是来看看两位教授此次深圳之行的主要意图——筹建“哈佛深圳医学创新中心”。 睿琪奥蒂坦言,哈佛从不缺乏驱动医疗突破所需的人才和动力,但“哈佛催化剂”充分彰显:即使是在最精英的研发机构内也有余地和优势来采纳开放式创新获取的经验,不仅适用于学术医疗中心,还可以解决复杂的大数据分析问题或是提升病患的医疗服务体验。

赫拉卡告诉记者,正是尝到了“哈佛催化剂”开放式创新的甜头,哈佛医学院携手深圳建立“医学创新中心”,今后将在深圳安装与哈佛医学院同样的软件,两地医生可以共享数据。建立医学云,他坦言,很多一线的医生不可能像研究人员那样有大量时间与精力来从事医学创新活动,所以要通过政府与医学学术机构共同搭建一个开放式的平台。

与私有领域研发活动不同的是,学术科学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公开,通过“哈佛深圳医学创新中心”可以将最新的数据研究结果和创新成果向深圳甚至是中国所有医疗机构开放,让更多开放式创新经验应用于临床治疗。

39275555319622747

读特记者(右)与两位哈佛医学院教授。

人物档案:

约翰·赫拉卡

斯坦福大学医学微生物学本科学位,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医学院医学博士学位,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生物工程研究生学位。1996年,赫拉卡博士加入哈佛教授团队以及贝斯以色列医院,现为哈佛医学院的急救医学教授,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哈佛大学CareGroup医院集团首席信息官,奥巴马医改高级顾问,美国白宫科学技术委员会常务副主席。赫拉卡教授还担任多个世界五百强企业如苹果等公司的首席医疗顾问。2016年,全球医疗卫生信息和管理系统权威机构授予赫拉卡教授一系列奖项,其中包括“全球医疗科技领袖终身成就奖”。

霍普·睿琪奥蒂

贝斯以色列医院大妇产科主任,哈佛医学院妇产科及生殖生物学系副教授。在哈佛系统中,她是哈佛住院医-教师利益集团的联合主席,是哈佛妇产科见习委员会主席。在全美范围内,她是美国妇产科医学委员会董事主考官,是美国妇产科专家学会董事,她同时也是美国妇产科教授协会提名委员会委员。她曾获得美国妇产科协会授予最佳导师奖。

编辑 刘桂瑶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