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央视点名的深圳龙岗“龙岭模式”长啥样?这里有答案!
深圳特区报记者 罗实宜 通讯员 邹昭敏
2021-07-12 11:07

深圳市龙岗区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乡社区治理的重要论述精神,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在基层社会治理方面不断探索,涌现出“美好生活·龙岭花开”等一批创新治理经验,形成了良好的示范效应。“龙岭模式”坚持以党建为引领,联合专家智库的力量,以项目化形式推动居民和社会力量参与社区治理,积极盘活社区内学校、医院、商铺、物业服务企业、养老院、老干活动中心、部队等资源,打造社区志愿者队伍,挖掘社区治理能人、达人;积极链接外部资源,筹建社区基金会。

经过几年的积累沉淀,打造了15个共建共治共享示范点,从而形成基层社会治理“龙岭模式”。

如何通过项目策划改善邻里关系,化解恩怨?

良好的邻里体验是增强社区认同感的粘合剂,也是社区治理重点培育的方面。诸多社区矛盾和邻里冲突源于事前规则不清和约定不明,事中解释不深和开导不透,事后补牢不足和补救不及。社区以邻里关系为着眼点进行社区治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策划治理项目。一是启动“社区邻好”治理营造计划,针对社区已经发生的常见邻里矛盾,进行倡导性宣传,避免更多新的邻里矛盾产生;在矛盾发生后,组建由小区党支部党员、物业管理处、业委会、志愿者和社区党委成员为代表的邻里调解团,及时进行调解,避免小矛盾积累和冲突升级。二是开展“家家都有志愿者,户户都是好心人”社区志愿发展行动,“多一个志愿者,就少一个计较人,多一户热心人,就少一户矛盾源”,组织专人进行志愿者队伍招募、培训、组织、带动、奖励和表彰,形成志愿者服务体系,以此逐步改善邻里关系。三是组织“社区邻里节、小区邻里节或者楼栋邻里节”等活动,以分享家乡美食、交换闲置物品、交流生活经验、展示手工作品等形式,让居民有交际、有互动、有温情,营造社区友善土壤和氛围。

街道如何逐步推进“龙岭模式”实现量变到质变?

一是街道要对社区做好教育引导工作,转变治理理念。街道要推动社区树立“社区治理不是一件具体的工作,我们做的所有工作都是社区治理”“社区治理没有局外人、没有旁观者,社区里的每一个人都是共建人”“社区治理不是一个人做很多,而是很多人一起做”“学习‘龙岭模式’不是抄袭龙岭,而是要超越龙岭”“每个社区都要因地制宜、量身定制符合自身特色的治理模式”等理念。二是要为社区“两委”成员赋能。利用好街道党校平台,开设社区治理课堂、聘请治理顾问,协助社区做好三到五年的治理规划,打好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打造社区治理特色品牌项目。三是以居民需求为导向,以解决问题为目标。通过“党组织、群团组织、社区组织、志愿组织、兴趣组织”等多种形式把居民有效组织起来,健全以群众自治组织为主体、社会各方广泛参与的新型社区治理体系,完善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的基层治理机制。

如何将推进“龙岭模式”与新时代“枫桥经验”推广工作相结合?

从某种意义上看,“龙岭模式”就是龙岗版“枫桥经验”。在社区层面“龙岭模式”与“枫桥经验”是一体两面的关系,是社区有效治理不同的表达方式,可以进行有机结合。一方面学习“龙岭模式”,就是要把社区内各治理主体的空间、人力、服务等资源都更好地利用起来,通过构建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的常态化工作机制,从而实现“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将和谐稳定创建在基层”的良好治理目标,也就间接做到向新“枫桥经验”学习。另一方面要将推进“龙岭模式”工作与新时代“枫桥式”基层单位创建、智慧平安(群众诉求)服务中心建设工作紧密结合,把相关的责任主体压实,把各类群体组织起来参与治理,就是共建;聚焦各类矛盾,搭建调解平台,促进关系和谐,就是共治;整合各类服务资源,更好地服务居民群众,就是共享。

如何撬动社区内商家资源回馈社区居民?

社区内商家需要客户、口碑和品牌宣传。我们要根据商家的经营业态、经营状况来分析商家支持社区公益的各种可能性,在不增加商家经营成本的基础上,利用商户的需求,策划“积分兑换、公益促销、免费试用、志愿折扣、爱心物资”等项目。同时我们也可以组织居民为商家转型升级、社区消费等出主意,为商家提升服务品质和竞争能力,再回馈社区和居民。

如何调动居民群众积极参与社区治理工作?

在“龙岭模式”中,社区居民群众是不可或缺的主体力量。一是在以人民为中心的治理理念指导下,社区深入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始终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社区党委不是包办所有事务,而是谋大局、定方向、出政策,引领居民自己动手参与社区事务,共同创造美好生活。二是社区党委通过居民议事会,让居民参与社区决策,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让居民有当家作主的机会和舞台。三是通过持续不断的社区改善,让居民群众看到社区在自己的参与下,发生着日新月异的改变,用实事暖民心,用事实聚民心,让居民持续保持参与的热情,并像滚雪球一样影响更多人参与进来。

编辑 刘春雨 审核 谭凤希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罗实宜 通讯员 邹昭敏)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