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金融机构多措并举 为抗击疫情贡献“金融力量”

读特记者 谢惠茜
2020-02-15 20:39
摘要

“当前我市金融领域防疫工作有序推进,各金融机构针对疫情防控积极采取多项援助措施,体现了金融行业责任和担当。”

“总体来看,当前我市金融领域防疫工作有序推进,各金融机构针对疫情防控积极采取多项援助措施,体现了金融行业责任和担当。” 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向记者透露。记者也看到,一方面是深圳金融机构们均开辟绿色通道,着力保证疫情防控重点医疗机构的金融服务;另一方面,也纷纷为企业提供针对性援助措施,为受疫情影响企业延期还款、减免利息、提供征信保护推出相关金融举措。

深圳金融监管讯速行动  成立四个专项工作组

据悉,在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高度重视,迅速制定专项工作方案,成立由局党组书记、局长“双牵头”的领导小组,加强全局指挥。并组建机关防控、传统金融协调服务、地方金融监管协调、宣传引导4个专项工作组,明确具体责任,建立信息报送、工作协调和督办落实机制。1月30日,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发布《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关于配合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 对深圳市涉及疫情防控的金融机构及业务作出进一步引导。

其中,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对有关支援物资调配、防疫企业快速融资、金融机构开工时间等具体问题重点作了协调。比如,协调银行机构为华大基因参与武汉疫情检测工作提供金融支持,其中,民生银行深圳分行为此专门开辟“绿色通道”,提供3亿元贷款。又比如,协调建设银行深圳分行、北京银行深圳分行等银行为受疫情影响的企业提供续贷,并采取上门签约的方式加快续贷审批。

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也会同各驻深金融监管部门综合评估疫情对深圳金融业的影响,密切关注可能衍生诱发的各类风险,强化疫情期间P2P、私募基金等重点领域的风险整治和信访维稳工作。在此期间,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深圳市网贷行业严重失信行为联合惩戒工作的通知》,有区别地遏制逃废债。“当下,可适度提高对地方新兴金融企业的监管容忍度,并引导为受疫情影响的企业采取减免手续费、延期还贷、展期续当等援助措施。”

另外,据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透露,按照省、市关于各类企业复工备案的统一要求,目前我市复工的地方“7+4”类金融企业相对较少。对此,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已对商业保理、融资担保、融资租赁、交易场所、典当、金融科技、互联网金融等7个行业协会发布行业复工复产指引,均要求企业结合实际科学制定指引,确保防控机制到位、员工排查到位、设施物资到位、内部管理到位。

截至2月13日,共有11家小额贷款公司、2家融资担保公司、4家商业保理公司、1家融资租赁公司、2家典当行、7家交易场所、24家私募基金公司、6家互联网金融公司正常复工。

深圳金融机构多措并举  积极贡献“金融力量”

记者看到,在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指导之下,深圳各金融机构纷纷响应,多措并举,全力打响疫情防控服务的“攻坚战”。

首先,均对涉及疫情防控的金融业务均开辟“绿色通道”,优先保证金融资源支持防疫工作。其中,国开行深圳分行向深圳市东阳光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发放首批应急贷款2亿元,专项用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所需药物的原材料采购;农发行深圳分行已支持6家企业开展疫情检测设备、防护用品、救治药物的生产采购,累计获批救灾应急类贷款7.9亿元,发放4.9亿资金;中信银行深圳分行累计为防疫物资生产和抗疫药品销售企业授信6.89亿元;工行深圳市分行为国内医用卫生材料龙头企业发放贷款5000万元,解决企业燃眉之急;深圳农商行主动对接人民银行深圳中心支行发布的首批34 家防疫类企业,为深圳华侨医院放款300万元采购医药、口罩等防护物资。

部分银行还采取发债融资的方式。其中,中信银行深圳分行认购9000万元“20南山(疫情防控债)SCP001”,宁波银行深圳分行认购1.2亿元,该债券是国内首单疫情防控债券,资金主要用于援建武汉雷神山、火神山及各地隔离医院及医学观察用房的流动资金和湖北地区物流子公司防疫物资物流服务支出。上海银行深圳分行也完成5亿元“疫情防控债”发行,支持深圳航空持续助力疫情防控,募集资金部分用于为抗击疫情而发生的运输救援物资、医务人员、免费办理退改票等运营支出。

而对于受疫情影响较大的零售、住宿餐饮、物流运输、文化旅游等行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农业银行深圳市分行、浙商银行深圳分行等多家银行充分考虑客户的需求和困难,落实“不抽贷、不断贷、不压贷”的宗旨,根据企业实际情况,通过信贷重组、调整贷款利率和还款计划、增加信用贷款和中长期贷款等方式,全力支持其恢复生产经营。

记者获悉,微众银行针对武汉疫区受困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出现的还款困难问题,计划在2020年6月前开展逾期客户救助,分类施策,降低企业还款压力。

各类金融机构采取针对性援助措施  加强中小企业金融纾困

除此以外,为更好地援助中小企业,加强金融纾困,深圳金融机构们还采取了不同的针对性措施。

其中,深圳担保集团与各区政府建立扶持小微企业发展的专项合作,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深圳高新投集团针对受疫情影响的科创型小微企业开发专属信贷产品,提供临时性周转资金和中长期融资担保支持;朗华融资租赁公司对制造业企业客户给予租金延期、免收罚息等优惠政策,对直接参与抗疫物资和民生物资配送的冷链物流企业给予延长融资期限的支持。深圳小额贷款行业采取各种措施帮助企业降低成本,酌情增加贷款额度、减免利息、办理展期延期,截至目前已为受影响企业办理展期13笔,展期金额13323.72万元;办理延期还款1013笔,合计金额6821.2万元。

保险公司则为疫情防控人员捐赠专属保险保障服务,如中国平安保险集团动员旗下保险专业公司平安人寿、平安产险、平安健康险、平安养老险,为参与全国阻击疫情的一线疾控和专业医护人员、志愿者、新闻工作者提供免费保险保障服务,总保额超过136亿元;阳光保险向全国医疗队伍驰援武汉人员及家属捐赠每人50万元保险等。

平安银行等多家银行对参与救灾的医护人员、警察、部队、政府工作人员、患病无法正常还款的信用卡客户,根据需要适当延期延期还款,减免利息费用。微众银行针对感染疫情住院隔离治疗的患者、一线支援的医护人员、因疫情影响收入等三大类受疫情影响的客户,在疫情期间发生贷款逾期的将不视为违约,并按照特殊场景提供征信保护措施。

深圳市金融机构各类捐款捐物超4亿

此外,深圳金融机构在积极做好金融服务的同时也不忘献出爱心。据记者不完全统计发现,截至目前,深圳金融机构捐款捐物已超过4亿元。

其中,招商银行向武汉市慈善总会捐款2亿、平安银行向湖北省慈善总会捐款3000万元、深圳农商行向深圳市慈善会捐赠500万元;深圳市证券业协会及14家会员证券公司共捐赠款物7989万元;辖内24家公募基金公司捐赠资金及紧缺物资累计4220万元;中信期货、混沌天成期货、五矿经易期货3家公司捐款总数 550 万元;市小额贷款行业协会及14家会员公司累计捐赠6267.47万元现金及物资;商业保理、融租租赁等各家金融机构纷纷捐献爱心款项、采购医疗和生活物资捐献疫区。

(深圳商报供稿)

编辑 梁佳彤

(作者:读特记者 谢惠茜)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