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观察日记③ | “没时间,忙着呢。”

龙蕾
2020-02-13 22:25
摘要

适时转移注意力、理清思绪,是更好的选择

2月13日

早上八点多开始处理工作到晚上十点多,这是我今天的隔离日常。想象的“假期”既没有阳光,也没有闲暇。

朋友打电话问候:“听说你居家观察了?别担心呀。”

“嗯,完全不会。”

“为啥?”

“没时间,忙着呢。”

时间要用来工作,还要做饭,能再有点时间看看书就很不错了。

疫情工作前期,全街道抽调了188个工作人员下到各个社区做一线防疫工作。我部门寥寥几人,除了被隔离的,办公室只剩两个人在岗。这段时间辛苦的不只是一线,在岗人员也承担了更多的工作,还要当全能手。居家观察的人继续在家处理工作,这要求听起来似乎有点苛刻,但考虑到在外忙碌的人,在身体正常的情况下,把这场忽如其来的意外当作休假,又似乎显得不那么合情合理。大家都在忙。

去年领着一帮小年轻到处蹦跶,大家从日常事务性工作到各类活动策划、组织实施控场、主持、写稿、甚至直接充当演员上阵表演,什么都做,都是新人上阵,从零开始摸索。大部分人都能满足综合岗位的需求,但能否独当一面却要看职业思维素养,这是必须克服自身因素、通过长期锻炼才能得到的思维框架。疫情既然必须面对,是大考,我们何妨把它当作一场试炼?疫情下我们在做什么,能做什么,是对正在经历的所有人提出的一个问题。

这场疫情似乎一夜之间让许多人变得软弱了。但,害怕的人真的那么害怕吗?抱怨的人真的那么不满吗?或者只是社会群体情绪所勾起的软弱?放任软弱、沉溺软弱、合理化软弱所形成的思维惯性是精神毒药,也不是要过分强调坚强,我们是复杂的、多元的感情、情绪的集合体,当负面情况出现了,承认它们出现的合理性,不用过分放大、夸大它们,适时转移注意力、理清思绪,是更好的选择。

说回现下第一大事——吃饭,前两天还炒两个菜,现在干脆放弃,用炖汤、煮面来解决问题,说到这里要谢谢赖女士又给我送来的土鸡,顺便配上偶然翻到的蔡澜写的《思君令人老,努力加餐饭》,语言简单轻松、描述活色生香,就着他笔下的白灼牛肉、生腌咸蟹即使吃面也别有意趣。

当然顺便列了一堆心愿“吃”单,只等餐饮开业。

编辑 康佳楠

(作者:龙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