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余企业“跨界”战疫,汽车、电子、服装企业都要生产口罩

读特记者 肖晗
2020-02-10 13:42
摘要

顺洁柔(云浮)纸业有限公司拟开展生产、销售医用口罩业务。这是近期宣布的又一家跨界做口罩的企业。

2月9日,广东上市企业中顺洁柔纸业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公司之全资子公司中顺洁柔(云浮)纸业有限公司拟开展生产、销售医用口罩业务。这是近期宣布的又一家跨界做口罩的企业。记者查阅资料发现,近一周多以来,已有包括汽车、纸尿裤、服饰等多类型公司宣布“跨界”生产口罩。

资料显示,中顺洁柔(云浮)纸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9月,注册资本1.32亿,公司经营范围包括研发、生产、批发、零售、网上销售:高档生活用纸系列产品、卫生制品、妇婴用品、日用品、化妆品等。

从中顺洁柔发布的公告看,为了转产“口罩”行业,该公司已于近日完成了增加工商变更手续,并将在通过相关备案许可后开展销售;同时已采购了5条医用外科口罩生产线,生产能力约为35万片/日,设备将陆续运抵云浮基地并在安装调试合格后投入生产。

实际上,跨界生产已成为当前“口罩荒“下不少企业的共同选择。据记者不完全统计,过去一周多以来,至少已有比亚迪、富士康、五菱汽车、中石化、赢合科技 、水星家纺、华纺股份、爹地宝贝、红豆服饰、柏堡龙等公司或其子公司,发布公告称临时改线生产口罩业务。

其中部分行业大咖口罩产能还让外界颇为期待。例如,手机代工巨头“富士康”称,预计2月底可达到200万只的日产能;比亚迪介绍口罩和消毒液预计将在2月17日前后量产出货,口罩产能本月底可达500万只/天,消毒液产能5万瓶/天,直至疫情缓解和消除。

天眼查数据显示,以工商注册变更信息为标准,自2020年1月1日至2月7日,全国超过3000家企业经营范围新增了“口罩、防护服、消毒液、测温仪、医疗器械”等业务,其中,经营范围新增医疗器械的企业多达3647家,几乎呈现行行“跨界”,全体拥“医”的特点。

众多企业跨界生产,“口罩荒”多长时间有望缓解?华创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张瑜指出,医用口罩的生产涉及原材料、设备、厂房、资金、人力、准入许可、生产周期等要素,短期内增加供应,制约因素主要包括设备本身紧缺,难以实现快速供应;厂房环境,尤其是洁净环境要求较高;以及生产周期,灭菌后7-10天静置解析期是硬约束。

按照中国纺织品商业协会安全健康防护用品委员会会长雷利民对中新社国是直通车记者的介绍,“随着工人2月中旬前后大规模复工、原料供应和物流逐步恢复,加上新口罩自动化生产线不断投产,2月底每天能生产各类口罩1.8亿只,其中N95口罩约3500万只左右。”。

张瑜估计,至月底,随着新产线的投产,有望日供2亿只口罩。扣除交运、医疗两大刚需行业,留给其他行业的口罩数量可能在每天16000万只左右,能够满足二产80%的就业。工业生产与建筑业基本恢复正常。

而为了解除企业不敢加足马力生产口罩的担忧,应对特殊时期过后产能过剩风险,国家已经作出了快速反应。2月5日,国务院召开联防联控新闻发布会,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司副司长郝福庆表示,总体看,口罩产量呈现持续上升势头。对于一些企业担心将来产能过剩问题,郝福庆表示,疫情过后,符合标准的富裕产量政府将进行收储。

(深圳商报供稿)

编辑 梁佳彤

(作者:读特记者 肖晗)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