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缪尔森的大师风范

刘金祥
2019-12-03 11:08
摘要

萨缪尔森的大师风范就在于他一直尊奉和敬畏经济学规律。因为尊奉,他才能对经济学始终保持探索之心;因为敬畏,他才能审慎地选择科学方法来进行阐释、推导和界定。

萨缪尔森的大师风范就在于他一直尊奉和敬畏经济学规律。因为尊奉,他才能对经济学始终保持探索之心;因为敬畏,他才能审慎地选择科学方法来进行阐释、推导和界定。

在某种意义上,萨缪尔森是西方经济学最有代表性的人物。他那本自1948年问世就备受赞誉、先后被翻译成40多种文字、有史以来发行量最大、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采用的经典教科书《经济学》,成为许多学子掌握市场经济学说的重要入门工具。萨缪尔森作为美国凯恩斯学派的领袖人物,又是美国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第一人,一生中撰写了多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经济学著作,而《经济学》作为他的代表作,如今依然是西方出版界难以超越的一个“神话”。该书紧紧围绕美国经济变化与西方经济理论和政策的进展,首次把数学分析引入经济学研究,从宏观经济到微观经济、从生产到消费、从经济思想史到经济制度,他都提出了精辟见解,这本书既是读者掌握经济学的真正秘笈,也是人们探究一代经济学大师绰约风采的内在因由。

萨缪尔森称自己的经济学为“新古典综合”,即以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为代表的新古典学派经济学与以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为代表的凯恩斯就业理论体系在理论上的结合。所以要想真正了解《经济学》一书,解读任何一个版本阅读任何一个版次,都是不完整的也是不明智的;而且仅仅借助披览萨缪尔森《经济学》一书来谈论新古典主义经济学,无异于盲人摸象,距离“新古典综合”的全部内涵还相去甚远。萨缪尔森的《经济学》之所以在世界范围内拥有较好口碑,与萨缪尔森本人对经济学的创新式继承和创造性发展密不可分。西方经济学界的一些学者认为,萨缪尔森一生最大的学术贡献在于运用数学工具检测传统经济分析的可靠性,尽管采用数学方法分析经济问题并不是从萨缪尔森开始,但他天才般地借古典数学方法和物理学的概念来推断和创设经济原理和理论,成为数理经济的重要创始人,成为垂范后世的一代经济学大师。尽管大师已经离开尘世,但他对经济学的深透理解、精妙感悟和敏锐研判,始终启发着对经济学满怀挚爱的年轻学子。那位获得199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罗伯特·C·莫顿,就是由于阅读了萨缪尔森的经济学著作和论文,才下决心沿着自己的金融工程学研究方向,跟着导师萨缪尔森一起去构筑现代金融学理论大厦的。

萨缪尔森不仅通过他博大深邃的经典教材,影响了几代青年才俊为经济学矢志不渝,而且以伯乐眼光识辨并培养出多位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经济学精英。当罗伯特·C·莫顿由于学术背景其研究生入学申请被哈佛大学、芝加哥大学、斯坦福大学、耶鲁大学等美国名校拒之门外后,正是萨缪尔森凭着一双慧眼看中了莫顿研究期权定价的高超能力,将他录取到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生班,并让没有受过经济学系统训练的莫顿担任学术助手。在言传身教过程中,莫顿短时间内成为期权定价领域的理论权威,用萨缪尔森的话说“他后来成为了我的老师”。这段故事足以凸显萨缪尔森开阔的眼界和博大的襟怀,也表明他兼收并蓄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相长的育人理念。

萨缪尔森惜才爱才情怀和探索开拓精神成就了其一代经济学宗师地位,他先后被推选为美国国际计量经济学会会长、经济学会会长,1947年荣膺美国经济学学术最高奖——克拉克奖,1970年荣获首届诺贝尔经济学奖。萨缪尔森的研究对象几乎覆盖了经济学领域,主要包括消费者理论、厂商理论、福利经济学、资本理论、国际经济学、公共经济学、金融理论、人口经济学、经济学说史、统计学、计量经济学等,正是由于他博约广摄、取精用宏,才写出泽披后代的传世经济学教材,萨缪尔森也凭借《经济学》一书成为当代凯恩斯主义的集大成者,成为经济学领域的最后一位通才。阅读这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著作,西方经济学的发展脉络在人们头脑中会形成一幅鲜明的画卷,人们会逐步理解书中观点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制订经济政策理论根据的内在逻辑。

20世纪90年代之前,中国没有纯粹意义上的经济学家。以萨缪尔森为代表的西方经济学家通过实证性理论研究走近社会大众,服务政府决策,因而改革开放以后很多中国经济学者把未曾谋面的萨缪尔森当作自己的精神导师,向萨翁学习用科学的方法来破译诡异复杂的经济学规律,用简单的文字来清楚地表达繁复的思想,一则避免用外在表象去诠释本不存在的经济学常识,二则克服运用高深的专业术语撰写著述的倨傲。萨缪尔森的治学态度也反复告诫国内学者,在未进行深入的经济学分析之前,不要轻易地对经济现象做出判断,更不要草率地向决策者提出建议,力求少犯政策层面上的错误,力争降低经济运行的成本。

当然,萨缪尔森的经济学观点绝非为了运用貌似科学的方法而推演出经不住实践检验的论断,而是源于他多年来养成的对经济现象悉心观察和对经济规律深透分析的良好习惯,源于他与学生与同事之间始终保持的取长补短、戮力进取的大师心态。梳理萨缪尔森的心路历程,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萨缪尔森的大师风范就在于他一直尊奉和敬畏经济学规律。因为尊奉,他才能对经济学始终保持探索之心;因为敬畏,他才能审慎地选择科学方法来进行阐释、推导和界定。

(作者系哈尔滨工业大学兼职教授)

编辑 周宏博

(作者:刘金祥)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