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评 | ESI被玩坏了?学术评价指标也该升级了!
读特评论员 王森
2019-11-29 07:31

近日,有媒体调查发现,部分高校盲目追逐ESI指标,为抢夺这一评价的排名,不惜祭出“奇葩招数”,钻学术评价体系的空子,有些学校和学者的行为,甚至触碰到了学术不端的禁区。

经常听到有高校宣称自己的学科ESI排名进入全球1%。那么何谓ESI?它是基本学科指标的简写,是由一家外国公司推出的学术评价工具。这一指数综合了其划定的22学科中SCI、SSCI论文数量、总被引和篇均被引三项指标,是当下学术界相对通行的一个学术评价标准,常被用来研究学科发展趋势和学术热门问题。

ESI被玩坏,主观上当然有学术道德建设不足的因素。但客观上,也与这一学术评价指标存在结构性问题有关。ESI评价方法相对静态,缺乏指标信度的检验,留下了被“有心人士”利用的可乘之机。

简单来讲,ESI最大的“罩门”,就是将“被引用”作为论文质量量化的客观标准容易失准。论文“被引用”等于论文“有价值”,其实是值得商榷的假设性前提。“低质量引用”与“学科话题热门程度不同”往往会影响ESI评价的可信度。在媒体的调查中,一些国内高校暗示师生“通力合作”,论文互相引用,刷“引用量”,已经成了“公开的秘密”。学术研究者“傍大腕”“追热点”来提高ESI数值的做法,更为隐蔽,也更难规避。

ESI在论文品质量化上的不足,是我们学术评价指标建设时尤为需要注意避免的“坑”。高校照搬ESI指数,将某些量化工具奉为圭臬,有违科学研究的批判精神。更令人担忧的是,国内不少学术评价指标体系也在拷贝类似ESI的模式,单纯将几项数值与论文品质挂钩,而忽视了当下量化工具的信度危机。面对越发复杂的高等教育发展情况,学术评价体系应当与时俱进,用更科学的方法评定学术研究层次。

技术面上,要改善论文品质量化的技术,改变当下“引用率”至上的单一评价体系。学术评价研究机构可以通过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抓出学术论文发表、应用的“异常现象”,通过加减权重的制度设定,减少“人为刷分”对学术评价的干扰。如果出现某机构或学者论文短时间、大批次引用等现象,学术评价体系可以及时敲响警钟,通知学术纪律机构进行细致审查。ESI指数的信任危机,其实也是国内的学术评价机构“弯道超车”的机遇,相关机构可以拿出一套更科学有效的学术评价体系,坐上国际学术的权威席次。

政策面上,学术评价的标准设定也要更加多元,不再“唯论文论”,加强对学者平时研究成果、研究水平的评价。学术评价机构要增加对“冷门”学者的关注。须知,学术研究有“热板凳”也有“冷板凳”,论文发得多、讨论“热闹”是“热板凳”,但我们也很难说板凳“冷热”代表学术价值“高低”。一些冷门学科问题研究者少,反过来也可能说明这一问题是学术研究艰困领域,相关的论文被引少也可能是因为“高深”而“曲高和寡”——不能让量化标准寒了甘坐“冷板凳”的学者的心。

ESI有可取之处,拿来主义地使用这样的指数,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高校现代化建设;但迷信指标、指数切不可取,质量优先于指标,是高等教育建设的基本准则,也是学术评价体系设计需要遵循的原则。

见习编辑 关越

(作者:读特评论员 王森)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