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10月21日举行的福田•AI 赋能教育先行示范研讨会上了解到,福田将研究发布《深圳市福田区人工智能促进区域教育整体提升行动纲要》,计划用3年时间基本建成具有国际水准的智能化教育体系,率先成为国内“AI赋能教育”的典范。
该研讨会于福田外国语高级中学举行,通过国内顶尖AI智能教育专家和知名企业负责人的深入探讨,进一步推进“智能教育”的设计与建设工作,打造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创新示范,加速推动区域教育从数字化、网络化向智能化跃升,构建福田智能化教育体系,全面推进福田Al赋能教育发展示范区建设。
福田区委教育工委书记、党组书记、局长田洪明表示,福田区教育的发展从数字化、网络化,到智慧化,再到智能化,在教学服务、学校运维、智能课程、监测评价、人员发展、研究指导、治理创新、实验示范、资源供给、基础建设等方面都需要人工智能的助力。“深圳正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作为深圳首善之区的福田区,我们在AI赋能教育方面要先行,要把福田建设成为‘AI’赋能教育发展示范区。”
福田区委教育工委书记、党组书记、局长田洪明。
他介绍,目前福田区已经开展了“全息未来教育云+端”项目、智慧交互课堂等智能教育项目实践探索,面向全国举办了智能教育与课堂实践现场会等八场“课堂革命•福田表达”活动。“未来,希望通过AI赋能教育形成一种新的能量、新的业态、新的生长方式、新的‘福田表达’,推动福田区在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创新方面能够代表深圳先行示范,培养更多优秀的面向未来的人才。”
据了解,《深圳市福田区人工智能促进区域教育整体提升行动纲要》提出了 “十二项建设工程”为重点目标,包括区域教育智能化基础环境建设工程、区域教育智能化数据能力建设工程、区域教育智能化专业资源建设工程、区域教育智能化课程体系建设工程、区域教育教学智能化体系创新工程、区域教育智能化师资队伍建设工程、区域教育智能化实验体系创建工程、区域大规模创新教育平台建设工程、区域教育智能化治理体系优化工程、全员人工智能素养提升推进工程、福田“教育大脑”创建工程、AI大厦建设工程等,通过“引领型战略纲领、结构性内容深化、生态化建构演进、智囊式学术支持”等方式有效推进,福田区计划用3年时间,基本建成具有国际水准的智能化教育体系,率先实现国内AI赋能教育典范,引领教育3.0框架探索新突破,促进区域创新教育和整体水平跃升。
福田区人工智能促进区域教育整体提升顶层设计专家组负责人、中关村创新研究院首任院长吕文清。
在专家演讲环节,福田区人工智能促进区域教育整体提升顶层设计专家组负责人、中关村创新研究院首任院长吕文清表示,如今全球人类都要聚焦到一个核心问题:寻找学习支架,提高学习能力。他认为,未来的AI课堂将迎来三个变化:一是课堂环境将成为沉浸式的场景,二是学习方式将迎来个性化时代,三是学习效率将得到明显的提高。他认为,目前技术对AI课堂的支撑已经实现了,但教育教学方式的改革还没有跟进。未来,高科技企业与教育部门的密切合作将大有可为。
中国科学院复杂系统管理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王飞跃。
中国科学院复杂系统管理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王飞跃则提出“平行教育”理念,注重课程建设先行。“未来教育就是游戏的科学化,追求课堂要平行、学术要平行、老师要平行,学校一定也是平行的。” 王飞跃还在课程设置上提出要把无人机、机器人、3D打印编成相应的课程,让学生实践,实现平行教课,并同时使学生在家也可以上一个虚拟的课堂进行交互。“课程建设一定要先行,人工智能是一个手段,不应该为主,教育本质的回归是实施个性化教育,应该以人为本。”
近年来,深圳所开展的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为区域智能教育融合探索提供了强大支撑。深圳是全国首批新型智慧城市试点标杆城市之一,制定了《深圳市新型智慧城市标杆市顶层设计》,福田区制定了《福田区新型智慧城区(智慧福田 3.0)总体设计》、《福田区新型智慧城区建设行动计划(2017-2020)》、《福田区支持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若干政策》,为区域智能教育融合提供了强大支撑。
福田教育城域网覆盖全区所有公办中小学和部分民办学校,实现宽带网络“校校通”,建有以福田教育网为基础的教育资源综合体系,包括设备采购平台、公务外出审批系统、体育场馆公共服务登记系统等多个应用系统。
全区100%的中小学教室、教学功能室装备了多媒体教学平台。100%的中小学配备软件制作室并拥有数字编辑系统。100%的中小学配备探究实验室、互动教学系统、视频会议系统等先进的数字化教学设备。各学校建立了校本教学资源库,基本实现了教学资源“班班通”。
编辑 秦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