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产200吨仍爆单,小小“冰杯”为何成为夏日顶流?| 微观察

读特新闻记者 陈晓玲 文/图
07-17 23:16

读特客户端

读特在线,您的新闻观察眼

摘要

一边是“抱怨”,一边是爆单

2025年7月17日10时05分,深圳市气象台将全市陆地高温黄色预警信号升级为橙色,预计深圳中北部及人口密集区最高气温将升至37℃或以上,信号可能持续2-3天。

炎炎夏日,冰块成了炙手可热的“降温神器”。此前,山姆会员商店就因推出22.8元食用冰块被指“太贵”而冲上热搜。据多家媒体报道,各地制冰工厂已经供不应求。一面是“冰块刺客”争议,一面是制冰工厂爆单。为什么越来越多人愿意花数倍于矿泉水的钱购买一杯冰块?读特新闻记者进行走访了解。

解锁“冰杯+”的N种姿势

白领小炎(化名)是冰杯的重度用户。每天上午一杯冰咖啡,或者DIY一份百香果柠檬气泡水、西瓜冰、荔枝冰、阳光玫瑰气泡水……冰杯成了她的新任“饮料搭子”,每次160g的用量刚刚好。“几乎每天都会消耗一杯冰块,一周花费不到20块,感觉挺划算的,出去买饮料可不止这个价格。”

“95后”小彬(化名)告诉记者,以往公司下午茶多是通过外卖点奶茶。自冰杯流行起来后,她和同事也加入了自制冰饮的行列。他们从某茶饮店购入单价1元的冰杯,加入瓶装气泡水和话梅,便可低成本复刻某奶茶店同款。

消费者用冰杯自制饮品。(受访者供图)

像小炎和小彬这样掏钱购买冰杯的消费者正在攀升。据《2025中国都市消费行为白皮书》显示,冰杯销量连续两年增速超300%,一线城市人均年消费冰杯达48杯。

记者日前走访深圳线下商超和便利店发现,除了最初火起来的纯水冰杯和冰袋,市面上出现了柠檬冰杯、乳酸菌冰杯、咖啡冰杯、月球冰杯等多种形式的产品,售价从3元到10元不等。

市场推出多种冰杯产品。

福田区某生鲜超市的服务员告诉记者,该店冰杯和冰袋产品自六月初就上柜了,有部分消费者会从线上下单。目前最畅销的产品仍然是纯水冰杯,补货频率比雪糕、冰棍等传统夏季热销的消暑产品都要高。

记者搜索网络发现,各电商都推出过各种各样“冰杯+酒”“冰杯+咖啡”“冰杯+果汁”的组合销售套餐。“冰杯+”成了炎炎夏日商家勾住消费者的硬通货。

电商“冰杯+”销售套装。

陷入价格争议

冰杯走红的同时,价格争议也随之而来。

近期,山姆会员商店上架2.2公斤售价22.8元“农夫山泉纯透实用冰”新品,被指“冰块刺客”。不少网友吐槽:“它明明可以明抢,却还要送你一袋冰块。”

据观察,目前市面上的食用冰块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普通方冰机制作的冰块,奶茶和餐厅是使用大户。例如东莞某制冰公司工作人员在接受读特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该公司推出了20斤9.9元规格的食用冰块,在近期的“外卖大战”中,公司负责给深圳多家奶茶店供货,生意十分不错。其社交账号简介上显示:“深圳同城配送,一件也是批发价。”该公司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除了奶茶店,也有许多夜市摆摊的个人用户找他购买冰块,通过同城物流2小时即可送达,也可上门自提。随着夏日到来,公司业务可谓络绎不绝。

另一类是采用制冰工艺制作的冰块,主要面向个人消费者的冰杯、冰袋产品。例如农夫山泉、冰力达、德宝雪粒、盒马等推出的冰杯,160g、220g规格售价普遍2.5元到4元不等。1-2kg规格的冰袋,售价为8元到20元左右。这些正是从去年夏天火到今年的消暑爆款。换算下来,这类冰块的价格,是购买瓶装矿泉水自制冰块的2-3倍。

制冰厂商制作食用冰块。(图源:冰力达公众号)

160g冰块卖3块多,到底贵在哪里?

广州冰力达食品有限公司(下简称“冰力达”)是众多商超和便利店的供货商。该公司市场部负责人梁女士解释说,冰杯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工艺流程和制作成本上。首先,冰杯采用与瓶装饮用水同源的水处理工艺,将饮用水提炼成超纯水,再利用微小分子团水结晶技术,将超纯水制成大块的胚料冰,最后打磨加工成冰杯、冰袋中的各类冰块。

相比普通方冰机,这种制冰工艺生产的冰块外观上更加透亮,且是实心的,硬度高,比空心冰块更加耐融。添加到酒、咖啡、果汁等饮料中,不容易因快速融化而冲淡原有饮品的风味。

“价格仅仅是一个维度,很多消费者愿意为它们带来的情绪价值付费。”梁女士说。

一边是“抱怨”,一边是爆单

企查查数据显示,国内现存制冰相关企业3.68万家。近十年相关企业注册量呈整体增长态势,2024年全年注册7107家,同比增长24.07%,创近十年注册量峰值。截至目前,今年已注册7596家制冰相关企业,其中上半年注册7445家,较去年同期增长了180.94%。从地区分布来看,今年新注册制冰相关企业多分布在华中地区,贡献率近四成,达38.05%。“冰”的生意,可谓十分“火热”。

在走访过程中,记者观察到,目前冰力达生产的冰杯和装冰块产品遍布深圳商超和便利店,还入驻了多个即时零售平台。梁女士透露,早在2023年,该公司生产的各类冰杯产品已经突破5000万杯,近两年旗下冰杯销量已在此基础上翻了几番。

“春节过后车间的同事一直维持两班倒的工作节奏,还升级增加了设备,厂房的机器几乎没有停过。”梁女士说,公司目前的冰块日产能达到200吨,入夏之后订单需求激增。为了接住这波“爆单”的热浪,工厂已经在继续扩充产能。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愿意为冰块买单?

“图的是方便和性价比,想用冰块随时就能用上。”小彬表示,夏天的饮料加冰块才过瘾,掏20块给商家得到一杯成品的乐趣,远远无法与自己复刻一杯奶茶店同款清爽的快乐相比拟。

更关键的是“安全感”。小炎表示,曾尝试过使用冰格自制冰块,但对冰箱的环境卫生不太放心。“毕竟是入口的东西,还是信赖品牌方通过工艺来保障食用安全。”如今,合规厂家生产的冰杯符合严格的标准,恰好击中了她对“放心冰”的需求。

据了解,2024年3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QB/T 8022-2024冷冻饮品:食用冰》,代替原行业标准SB/T 10017-2008。新标准将于今年10月正式实施。据悉,目前行业内已有部分制冰厂家在执行新标准,这意味着 “放心冰” ,将有更明确的规范。

从 “可有可无” 到 “夏日刚需”,“冰杯+” 的走红,藏着消费者对便捷、健康、体验感的多重追求。这个夏天,冰块的故事还在继续。

编辑 黄力雯 审读 张蕾 二审 关越 三审 刘思敏

(作者:读特新闻记者 陈晓玲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