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届残特奥会广东编制印发全国第一个大型赛会无障碍建设指南图集

深圳特区报驻穗记者 陈行
07-17 22:41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7月17日,残特奥会组委会在广州举办“春天事业 活力绽放”新闻发布会。残特奥会组委会副秘书长、残特奥会省执委会副主任、省残联理事长陈学军介绍,目前,残特奥会竞赛政策已经明确,场馆布局、项目设置、竞赛日程等均已公布。记者了解到,广东据此编制印发全国第一个大型赛会无障碍建设指南图集。

广东已实现就业残疾人达到 55.9万名

无障碍建设、运动分级、辅具保障是残特奥会的专项工作。本届残特奥会不设运动员村,不新建场馆,但对无障碍设施改造、无障碍环境优化提出更高要求。在城市侧,省和各市执委会负责做好无障碍衔接,实现大湾区城市的无障碍通行。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场馆全部达到国家无障碍建设标准,残特奥会场馆根据项目特点,满足对应类别残疾人的特别需求。

据悉,本届残特奥会设立1个分级中心和16个分级点。分级中心设在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分级点设在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东莞、肇庆和香港、澳门等9个赛区。其还建立线下服务三级保障体系,推出“粤辅通”无障碍助残程序,并推出全国首个包括场馆无障碍信息导览、无障碍协助等在内的服务平台。

残特奥会省执委会场馆和信息化部副部长郭伟介绍,残特奥会广东赛区比赛场馆共36个,36个场馆共增设2398个无障碍爱心席位、305间无障碍卫生间,既有天河体育中心无障碍设施馆城一体的“大而美”,也有广州市残疾人体育运动中心电梯里脚踢式呼梯按钮的“小而精”,还有“无缝衔接”的坡道、“四通八达”的盲道。

赛事将行业最新科技产品应用到场馆维修改造中,如广州体育馆的3D视觉闸机、AR导航、无障碍智能服务桩等。今年4月,广东残联联合21个省直单位印发《关于支持康复辅助器具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推动广东辅具产业向新材料、智能化、信息化进军。本届残特奥会将继续为广东智造提供展示机会,通过残特奥会演示产品应用场景。

“十四五”期间,广东建成星级以上“社区康园中心”1676家,残疾人康复服务率、辅具适配率均达到99%以上;建成148个残疾人法律求助站,完成48816户残疾人家庭的无障碍设施,全省实现就业残疾人达到 55.9万名,在校残疾人学生9.4万名。近5年,全省累积6318名残疾人考生参加普通高考,4878人被录取,今年又有1504名残疾人参考。广东实施的南粤扶残助学工程,累计为5260人次残疾人大学生发放助学金。

科技助残成果将在残特奥会集中亮相

本届残特奥会是科技助残成果的集中展示舞台。广东轮椅、助行器等产品市场占有率达到50%至60%,产品出口份额占全国同类型产品的70%,其中佛山的轮椅、助行器产能占全国30%。智能轮椅可实现点对点无人驾驶、全场景避障及风险预警;全地形轮椅能上下楼梯、穿越复杂地形;脑控轮椅通过脑电头环,凭脑电、眼电信号控制,能辅助发球、挥拍。

记者了解到,广东康复产业已形成“千亿级辅具+百亿级服务”的双轮驱动格局,其中,康复机器人产品产业规模占全国42%,广东凭借产业链集群及技术创新优势,已成为全国外骨骼机器人市场核心引擎。广东在导盲类产品方面也已形成一定市场规模和产业基础,具备“技术领先、应用试点多、产业规模初显”的特点。如,导盲机器狗采用多模态3D体素复合感知技术,能通过牵引架反馈障碍并提醒。

“目前,赛会志愿者队伍招募组建已经完成。短短20余天时间,在全省98所高校启动赛会志愿者招募中,超15万名大学生踊跃完成报名,最终录取的赛会志愿者控制数为4.5万名,其中1.5万名将服务残特奥会。”残特奥会省执委会大型活动和志愿服务部副部长、团省委副书记王浩表示,残特奥会提前赛已陆续开展,1417名赛会志愿者已上岗,整体风貌、服务成效赢得广泛好评。

残特奥会从12月8日持续到15日,先后8天时间是残疾人事业发展的集中展示。“办残特奥会,是办残疾人事业,激发社会各界对残疾人工作的理解和支持。”陈学军表示,办残特奥会,也能够提升城市无障碍环境,是留给城市的宝贵遗产。“这一次,我们还亮出科技助残产品,搭建应用场景,推动产品的市场化、规模化,让残疾人、老年人能够用、用得起广东智造的好产品。”他说。

“残健融合不是口号,而是‘你我同行’的日常。这种从‘知道’到‘做到’的转变,正是社会文明最扎实的进步。”陈学军指出,残特奥会不是一阵风,而是给“春天的事业”浇水、施肥,让广东的残疾人事业更加高质量,让每一个残疾人兄弟姐妹活得更有奔头、更有尊严。

编辑 欧阳晨煜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汤山文

(作者:深圳特区报驻穗记者 陈行)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