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首个5G行政服务大厅启用,政务服务更智能便捷

读特首席记者 陈震霖 通讯员 李增瑜
2019-10-20 07:36
摘要

这是深圳首个推出的智慧化国际化服务大厅。

19日,宝安区5G智慧化国际化行政服务大厅暨社区政务服务事项通办通取启动仪式举行。这也是全市首个推出的智慧化国际化服务大厅。

宝安在区行政服务大厅现有设施基础上,把5G先进技术运用到政务服务中,启动了5G远程视频业务办理,引入了外籍人士AI智能翻译机、智能机器人服务、智能安防系统等,实现从语音到视频的远程互动,大幅缩短办事时间,有效提高了政务服务智能程度、便捷程度、安全性。

市民可直观感受超高速5G网络

记者一进入行政服务大厅,就看到有两台机器人在大厅前台和后台之间自主快速移动。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是两台物料流转机器人,不仅有闪烁的“大眼睛”,还有可爱的名字,分别叫“宝宝”和“安安”。

机器人在大厅的前台和后台之间巡航,承担着前台和后台之间的收件工作。只要窗口工作人员将受理的业务资料放入机器人收纳盒,机器人就可以将资料运送到指定收集点。经过“试用期”后,机器人将完全代替人工,实现不间断收件运转,大幅提升申请材料运输工作智能化、精准化程度,减少人力物力消耗,提高工作效率。

智能安防监控系统

人流量检测系统

除了机器人,大厅变化最大的是新设立了5G效果体验展示区,市民可以直观感受超高速5G网络。记者使用大厅配置的平板电脑连接专用网络,设备仪器上显示5G网络实时数据:下载396M/S,1G大小的应用程序仅需不到三秒就能安装完毕。“这意味着,办事人借助5G网络便可快速完成实名信息采集、资料上传、刷脸认证等业务。”工作人员介绍说。

5G远程视频业务办理打破传统窗口式办公模式

记者了解到,在大厅各个窗口中,5G技术已经直接应用到业务办理过程中。大厅通过建设5G远程视频业务办理系统,打破了传统窗口式办公模式——一方面,窗口工作人员可通过5G视频与全区30个审批部门工作人员进行可视化互动;另一方面,针对办事中遇到的“疑难杂症”,市民也可通过5G视频与审批人员进行“面对面”交流。

除了5G视频,一批“黑科技”也被应用到了宝安区行政服务大厅。

大厅安装了智能安防监控系统,并与公安视频警察大队系统实现实时对接、共享,通过动态人像识别技术精准高速识别人脸,对公安数据库内列为逃犯、嫌犯、毒犯等危险分子或其他重点监控对象进行智能化检测预警。

实时数据

自助办理区

同时,大厅依托实时人流量监控统计技术,强化人流量统计数据分析,通过科学、有效地对人流量进行时间、空间上的分析,得出人流量变化规律,及时在人流量高峰期合理调配现场管理人员,避免出现人员“忙闲不均”的现象。

为进一步推进语言无障碍国际化大厅建设,大厅还配备有AI智能翻译机,可以提供实时翻译服务,实现英、韩、日等72种语言实时口译功能。此外,行政服务大厅还增设全英文业务办事指南,通过安排精通英语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为外籍人士提供全程业务办理指引。

国际义工

昨天的现场还同时举行社区政务服务事项通办通取仪式,即日起宝安区实现122项便民服务事项在全区10个街道与124个社区共134个办事点之间业务通办通取。

副市长王立新出席了19日的启动仪式。

那么,全国首个

5G智慧化国际化行政服务大厅

会为办事群众带来

怎样的新体验和便利呢?

政务君这就带大家一图了解!

编辑 张颖

(作者:读特首席记者 陈震霖 通讯员 李增瑜)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