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言学中抽丝剥茧,从中看清历史脉络
谭徐锋
2019-07-07 08:47

近代中国,无论是改良还是革命,广东人都占了不少先声,以至于有一段时间要评定国语时,粤语曾经很有希望。当时的国民党要人胡汉民也好,汪精卫也好,均认为,既然国父孙中山先生说的是粤语,当然粤语应该成为国语。当然这里面也闹过笑话,为什么梁启超没有得到重用?因为光绪皇帝根本听不懂他在说什么。清末留日的革命者,不同地域的同志,还需要通过笔谈来交流。口语的能否沟通,无形中可以改变历史。

再往前推,雍正皇帝曾经设了一个正音书院,福建和广东的士子在接见的时候,没有办法交流,所以这是为了来教他们福建和广州的读书人说官话说普通话的,说好了才能和皇帝交流,否则就像对牛弹琴,根本听不懂。

清华大学历史系王东杰教授对于近代史上的“国”字号比较着迷,无论最早写的国粹保存运动,还是后面关注近代大学参与的国家建构,国家的地方声音,包括现在这本国语运动,跟“国”都密切相关。

《声入心通:国语运动与现代中国》 王东杰 著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9年3月版

国语运动作为中国近代新文化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中国影响既深且巨,此前的研究相当不够。其新书《声入心通:国语运动与现代中国》着重考察了国语运动和国家建构、国族认同、文化理想、地方观念、阶级意识等范畴的互动,并呈现了它和变动中的物质景观、资讯手段及生活方式之间的关联,呈现出了一场众声喧哗的文化竞赛。趋新人士认为,改革语言文字,就可以提升民众素质,塑造民族精神,打破地域和社会壁垒,强化国族认同,最终实现国家富强,不少主张改变了后来的中国社会与文化。相对保守者则对此提出了很多反驳的声音。

要写这么一本国语运动的书其实非常考验心力和智力的,因为这本书的整个的架构不仅仅涉及到我们历史学者可能不太熟悉的语言学这方面的知识,而且它涉及方方面面,和我们可能现在所认知的常态的思想文化史的研究有很大的差异。为此,他花了非常大的心血,而且这里面不管从他对各种文献的搜集,还是从他前后的对于国内外的研究脉络的梳理,尤其是对于相对于历史学者而言比较陌生的语言学知识的消化,都花了非常多的心思。

难能可贵的,作者并未停留于一般的事实重建,而是将其纳入一个更富有新意的视角。

所谓的运动,不少人觉得应该是步调一致的,是一个有目标的,有路线图的,但是此书让我印象很深的是,它会关注不那么进步的,包括不统一,因为它在这里面强调运用现代化视角来讲。在国外出的一本书里面讲,怎么样限制国语运动怎么样现象化的视角,好像完成的是线性的思路。这个思路我其实感觉这个新文化也好,社会文化史也好,它给我们考虑了不是那么线性和启蒙史观的一种思维。它会考虑到方方面面的不同步和多元性,这一点是很重要的视角,为读者贡献出一个多方的博弈。历史的迷人之处,不在于那种条条块块的分疏,而在于中间的整个的脉络,尤其是背后的一些弯弯绕绕曲折的部分,这个是最考验功夫,可能也是一个史家更高明的地方,更为重要的一个点。因为如果说历史总是像大事记一样,就像搜寻队一样把很多的事情挖出来,大家一看这个事情,我想这会使得历史的深度和厚度变得非常单薄。作者在所谓的运动中探索出不一致与矛盾之处,让争论各方都有充分的话语权进行角逐,进而让我们走进前贤的思想生态圈,感受万国竞争与殊方杂语的复杂性,话语的流动最终汇成了历史之河。

关西大学沈国威教授认为,作者“游刃于语言学与历史学之间,抽丝剥茧,条分缕析,语言学家从中看清了历史脉络;历史学家由此了解了语言演化的必然之理。跨学科研究,此之谓也。”这里面的互缘,因为作者的努力而愈发清晰。本书处理的尽管是较为枯燥的语言问题,但作者以清新的笔调,让人读来丝毫没有窒碍之感,其中的心思,让人感佩。

经由这一寻访,王东杰发现,中国现代国家建设尽管吸引了不少外来资源,但其实高度地依赖于我们源远流长的文化“大传统”,这为我们理解此前悠久的文明作了更多提示,也提出了新的课题。

编辑 王雯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