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清晨,北京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龙岗)ICU主治医生彭晓洪随队前往龙城街道爱华学校,这个上午,他将与十来位同事一起为该校1000多个孩子完成核酸采样。这位曾在雷神山与病毒鏖战44个昼夜的年轻中医师,对此次家门口的任务有深刻的理解:“有了武汉的抗疫经验,我对打赢这场仗充满信心。守住龙岗,就是守住深圳,守住我们自己的家。”
彭晓洪医生。
再一次体会到众志成城的力量
5月30日,深圳新增两名无症状感染者。疫情再次吃紧,防疫形势愈发紧张。龙岗区紧急调度,有重点地开展大规模筛查。区内各医院迅速动员,组织更多医护力量投入抗疫。北京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龙岗)组成了500多人的应急队伍,随时通过微信群部署工作。
“任务布置得很急,有一次通知半小时后集合出发,同事们马上接龙报名,刷刷刷几分钟就满员了,明显看得出大家都是随时待命,没有一个人退缩。这一幕让我再一次深深体会到众志成城的力量。回想起去年2月召集深圳第三批医疗队时的场景,符合条件的同事纷纷积极响应。当领导将重任交给我时,我觉得这是一个医生的光荣。”彭晓洪说。
2020年2月17日,彭晓洪医生出征武汉。
2020年2月16日上午,得知医院要派一名医务人员前往湖北武汉支援雷神山医院,彭晓洪决定报名。他说自己是中医呼吸专业出身,又有在ICU工作的经验,当仁不让。得到了刚出月子的妻子的支持后,他马上报名。次日,便随深圳第三批医疗队正式出征,奔赴湖北武汉雷神山医院,这也是深圳首支"中医"医疗队。
随时做好准备,有需要就上
“我还记得,初到雷神山时,病区尚未完工,工人还在搭板、做电焊,病房仅仅摆了病床,医生办公室也是空的。相比之下,目前的抗疫条件好太多了。”尽管当天的临时采样点只能提供一个狭窄且没有空调的杂物间给医生们换衣服,彭晓洪也不觉得艰苦。“作为医生,这时候就要站出来,不计条件,因为这就是我们的职责。”
穿上防护服,彭晓洪又变回了与病毒作战的战士。天气炎热,工作紧张,汗水迅速浸湿了他的衣服,水雾蒙住了面屏。连续工作一上午后,防护服和手套里都泡了水。
“工作一切顺利,虽然天气热带来了一些困难,但都能克服。”彭医生说,在雷神山的病区时,因为工作强度很大,衣服是“湿了干、干了又湿”;但这两天顶着高温参加核酸采样,衣服始终是湿的。“昨天我留了个心眼,套防护服前在里面的手术衣口袋里放了几张纸巾,想着工作结束后可以擦擦汗。没想到,那几张纸巾掏出来时也能挤出水来。”
彭医生家在光明,来往龙岗路途较远。考虑到接下来几天核酸采样任务急重,他已在医院值班室里住下。“随时做好准备,有需要就上。”他说,凭借一年多来积累的抗疫经验和全市上下团结一致的决心,深圳一定能打赢这场硬仗,“我相信,也期待着,不久后就能回归平静的日常生活!”
编辑 昌慧 审核 汪新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