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街道聚焦环境品质提升 助力文明城市创建
读特记者 张思奇 通讯员 吴奋生 钟林
2019-04-30 20:57

4月30日上午,罗湖区东湖街道召开了“2019年城市品质提升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整改提升推进部署大会”。会议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围绕绿色发展理念,贯穿城市环境品质提升促进创文工作作了再动员再部署,旨在奋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生态文明街区。街道全体处级领导、罗湖区城管局领导,街道在编干部职工、各社区党委书记、驻辖区相关单位负责人等240余人参加了会议。

东湖街道党工委书记程时菊指出,必须严格落实好市、区领导关于创建文明整改提升工作的批示指示精神,强调街道全体干部职工要从强化联动意识、加大整治力度、线上线下营造浓厚创文氛围、突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抓整改促提升,为助力深圳夺取创文“六连冠”贡献东湖力量。

据了解,东湖街道党工委始终坚持创建为民,将创建文明城市作为引领各项创建工作的“火车头”,把创文作为一项长期性的民生工程和环境品质提升、基层党建、综合治理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得到了广大辖区居民群众的支持点赞,有效地调动了社会资源,形成了东湖文明创建工作“大合唱”。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东湖街道不仅取得了环境指数测评排名位居罗湖区第3、深圳市第15的喜人成绩,还为打造文化厚重、崇德向善、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态文明街区凝聚了力量。

健全机制  向制度建设要长效

东湖街道对创建整改提升工作高度重视,提前作了动员部署,成立了领导小组,制定了《东湖街道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整改提升工作方案》,并结合东湖实际把工作任务细化分解为“10大行动,26项任务”,细化了任务,明确了责任分工,特别是把环境品质提升与创建整改工作进行了有机结合,将目标任务分解到责任领导、责任部门和具体责任人,并建立了部门包干责任制度,强化履职意识,齐抓共管,形成了上下联动、一盘棋的创建整改格局。

广泛发动  掀起全民参与创文热潮

东湖街道以环境品质提升为契机,通过“行走东湖”“大清扫”等活动,全方位改善了街道环境卫生状况,实现了创文工作和环境卫生指数提升“双丰收”。坚定践行“一线工作法”,充分发挥了社区第一书记及驻点团队的先锋模范作用,把社区第一书记和挂点团队督导环卫工作落到了实处,规定每周二下午社区第一书记及挂点团队必须下社区带领居民群众开展大清扫活动,营造全民参与创建整改提升的良好氛围。同时把创建作为一项全民工作,在各社区广泛发动居民群众、义工、社团组织和辖区企业加入创文行列,并通过线上线下对创文工作进行广泛的宣传动员以及全面自查等措施,及时发现并整改了存在的55处问题,取得了显著成效。

核心引领  增强辖区群众精神力量

东湖街道坚持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大力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入千家万户,不断加大社会公益广告张贴力度,多渠道倡导创文观念,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及深圳重要批示指示精神和创文工作结合起来,为创文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据统计, 2018年10月至今,东湖街道共组织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时代楷模等等宣传引导活动34场,共利用辖区LED屏6个、14处工地围挡、12个公交站台、宣传栏182个,墙面及其他户外喷绘10处,主次干道7处,翠湖公园1处,张贴海报861份,制作并发放宣传折页及单张共4万余份、展板88块。

直击问题  多措并举狠抓薄弱环节

东湖街道坚持以创建整改为“龙头”,以环卫指数测评为“指挥棒”,直击“难点”“痛点”,围绕薄弱环节,针对城中村、集贸市场、老旧社区、背街小巷等重点难点领域,采取切实措施,开展环境、秩序整治,使“环境脏”“秩序乱”等一系列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在短期内得到较大提升。

自2018年至今,街道组织执法人员对市政道路、住宅小区、城中村、建筑工地、公共厕所等公共场所进行常态化检查、执法,共开出责令整改通知书1187份,立案33宗、处罚757055元,充分运用执法手段,倒逼辖区各单位遵守市容条例,持续改善市容环境;处置涉城管执法投诉15700宗,其中数字化城管系统15525宗,公众投诉850宗,上级督办转办50宗,信访投诉125宗;通过工程手段,改造提升11个垃圾收集点、239个垃圾收集桶点;整治消除乱张贴、乱堆放、卫生死角等各类环卫黑点2.7万宗,清运无主垃圾100余车;督促2家社会公厕完成改造升级。

为彻底解决环卫难点、黑点、痛点问题,东湖街道出台有史以来最严厉的追责问责措施,以“六个最严”促使街区环境品质进一步改观提升。一是以最严紧的时间安排落实好短板提升工作。二是以最严密的措施构建责任体系。建立全链条责任体系,实行“网格化”管理。三是以最严厉的手段整治环卫扣分黑点。四是以最严格的要求开展强势惩处。五是以最严肃的态度应对环境品质提升工作。六是以最严实的行动开展督导培训工作。同时,街道每月定期召开环境卫生指数测评分析讲评会,以讲评促进业务能力提升。

压实责任  力促城区环境品质蝶变

理顺并压实街道城管、执法、社区工作站、股份公司、物业管理处、社会公厕等责任主体的责任。督促协调红线范围内责任主体(即社区、集贸市场及周边、垃圾收集点、建筑工地、各类型社会公厕等场所)落实环境卫生质量,解决环卫短板;加强与区级部门的联动,协调解决提升区级职能部门直接监管的各类场所的环境质量。建立责任追究机制。实施责任倒查制度,收集归纳在环境卫生指数测评中重复扣分的测评点,对巡查具体责任人进行追责、问责,严格城区治理办工作人员、社区责任人承担相应责任,做到追责、问责结果与考核、评先评优、提拔任用等挂钩,倒逼相关人员严格落实责任。

编辑 李林夕

(作者:读特记者 张思奇 通讯员 吴奋生 钟林)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