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包豪斯”到“大湾区”,新时代背景下的“设计之都”

读特记者 尹春芳 文/图
2019-03-24 14:16
摘要

一场名为从“包豪斯”到“大湾区” ——新时代背景下的设计之都的沙龙将于3月30在深圳市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一楼多功能厅举行。此次讲座将邀请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吕晓萌与观众一起分享包豪斯对现代设计和深圳设计的影响。

一场名为从“包豪斯”到“大湾区” ——新时代背景下的设计之都的沙龙将于3月30在深圳市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一楼多功能厅举行。此次讲座将邀请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吕晓萌与观众一起分享包豪斯对现代设计和深圳设计的影响。

吕晓萌,1983年10月生。中国美术学院设计学博士;美国平面艺术协会(AIGA)会员。研究兴趣着重于设计史论及视觉传达设计实践,主张设计学的“实证”与“实践”原则。曾在卡特琳娜·雷(KaterinaRay)教授邀请下赴美进行包豪斯和美国的专题研究。他担任过第三届中国设计大展及公共艺术专题展策展助理;国家艺术基金青年评论员等。

设计在中国是一项年轻的事业,深圳亦是中国最年轻的一线城市。2008年深圳作为中国首个设计之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令“中国设计”在全球化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2019年,第三届中国设计大展及公共艺术专题展在深圳举办。而这一年,又适逢包豪斯100周年,包括中国在内,全球多地都发起了相关的学术活动以作纪念。那么包豪斯对今天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回溯历史上这所最负盛名的设计学院发生发展的过程,厘清包豪斯的“真相”,是否会为大湾区设计事业的发展提供一种可能的思考方式?围绕这些问题,吕晓萌将带来他的观点。

编辑 张克

(作者:读特记者 尹春芳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