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全球化、信息化的发展,社会财富持续增长,但相伴而来的环境污染、相对贫困化、不平等加剧等社会问题成为各国政府所面临的新挑战,越来越多城市、企业以及公益组织探索从社会影响力的视角解决问题。
西丽湖影响力投资大讲坛。
如何通过公益金融推动社会创新,架起投资回报与社会价值之间的共赢桥梁? 2月28日, 西丽湖影响力投资大讲坛精彩开讲,深圳国际公益学院董事会主席、国际影响力投资俱乐部名誉主席马蔚华,深圳市关爱行动公益基金会.轩鸿公益基金发起人肖建海应邀担任主讲嘉宾,围绕“影响力投资”主题分享了他们的实践与洞察以及未来深圳在发展影响力投资方面的机遇。
深圳国际公益学院董事会主席、国际影响力投资俱乐部名誉主席马蔚华作主题分享。
“影响力投资是舶来品,在中国虽然还是新事物,但是代表未来大的发展趋势。以前,社会责任也像今天的影响力投资一样陌生,现在过去了20年,中国所有的上市企业都有社会责任报表,已经被大众所熟知。影响力投资,也会像社会责任一样迅速发展。“中国一定会成为影响力投资大国!”马蔚华分析称,理念和商业方式的融合,也就是用商业的手段去做公益,用三句话总结 “公益金融”,即用现代企业管理的方法管理公益组织;用市场的原则配置公益资源;用金融的手段实现公益的目的,而影响力投资应该是当前最有效的一种方式。
肖建海作“城市价值投资运营商的影响力投资探索”为主题的分享,他介绍说,在深圳市关爱行动公益基金会名下设立了轩鸿金融公益基金, 连续多年参加由深圳市关爱行动公益基金会.深圳特区报读者公益基金举办的公益金百万行,这对于企业来说都是正能量的善举。然而,企业践行公益,不只是捐赠,还有更多的创新方式,影响力投资正是一种实现公益与金融效益并举的新模式。
现场互动提问环节。
据悉,西丽湖影响力投资大讲坛由资本市场学院、深圳市慈善事业联合会、深圳国际公益学院、国际影响力投资俱乐部、深圳市社会急救协会等9家单位共同发起,主要涉及影响力投资、公益慈善、绿色金融、社会责任等主题,以“学习、交流、互助、共享、共赢、发展”为宗旨,搭建一个沟通交流、资源共享的平台。
【读特新闻+】
影响力投资
2007年,洛克菲勒基金会首次提出了“影响力投资”这一概念。2010年,摩根大通和洛克菲勒基金会在合作研究报告《影响力投资:一种新兴的投资类别》中,将其界定为一种区别于传统投资方式的新兴投资类别。目前,国际社会对社会影响力投资尚无统一定义,根据通行的观念,它是指一种能够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投资方式,即在取得投资回报的同时,也对社会产生正面影响。其核心就是用商业手段解决社会问题。
自这一概念提出以来,社会影响力投资就吸引了来自政府、投资界和公益界的广泛关注。2010年3月,全球第一份“社会影响力债券(项目)”在英国问世。2010年10月,社会责任指南标准(ISO26000)正式发布。2013年6月,G8轮值主席、英国时任首相卡梅伦发表以“影响力投资的威力”为题的主题演讲,指出影响力投资能“解决即便连政府都感到束手无策的社会棘手问题”。同期,社会股票交易所在伦敦正式成立。2016年11月,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影响力金融(UNSIF)成立,意在促进公私营部门合作推进可持续发展。
编辑 郑蔚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