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图书馆日前发布年度阅读数据以及2018年深圳“图书馆之城”读者阅读行为与服务需求调查结果。数据显示,2018年,深圳图书馆日均进馆达1.36万人次,各类文献外借470.2万册次。而借阅量最大的读者借了1211册各类书刊。
据介绍,2018年,深圳图书馆接待到馆读者425.81万人次,日均进馆达1.36万人次;文献外借总量470.2万册次,同比增长5.39%;自助图书馆借还文献226.11万册次;举办各类读者活动1456场,参与读者190.82万人次。目前,深圳图书馆累计拥有读者达到近128万人。
深圳图书馆还发布了“图书馆之城”读者阅读行为与服务需求调查,这一调查是面向深圳“图书馆之城”读者进行的。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3777份,对读者阅读行为、图书馆认知及使用等方面展开调查。结果显示深圳读者有以下阅读特点:
1、阅读数量和阅读时间总体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去年上半年发布的第十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显示,2017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66本,其中只有一成以上在10本以上,人均电子书阅读量为3.12本,人均每天读书时长在1小时及以上的比例为12.1%。
而调查对象中68.10%的深圳读者年纸质书阅读量超过5本,43.92%读者超过了10本,34.52%的读者电子书阅读量超5本,54.49%的读者平均每周在阅读上用时5小时以上。
对比分析发现,受教育程度越高的读者,每周花在阅读上的时间越多。
2、最偏爱的阅读地点:大人爱在家读书,小孩爱去图书馆
调查结果显示,85.68%的读者选择家庭作为其最常阅读的地点,47.15%的读者选择了图书馆,30.79%的读者选择了交通工具。可见,深圳的市民读者较为重视家庭阅读,偏爱在家里读书,其中三分之一以上的18-44岁读者会将交通工具作为其主要阅读地点。
此外,66.67%的18岁以下读者会将图书馆作为其主要阅读场所,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的读者。通过交叉分析文化程度与阅读地点的关系,可以发现随着受教育程度的提升,读者更懂得充分利用闲暇阅读,比如在交通工具上、在工作场所等。
3.不读书的理由:没阅读习惯、静不下心
常见的市民阅读时间减少的影响因素中,没有阅读习惯(67.54%)、静不下心(67.70%)、不知道该读什么(41.04%)是最主要的三大因素,此外,40.32%的读者认为“没时间”也是其减少阅读的主要因素之一。
4、男性爱看科技经管,女性爱看教育生活
读者最爱看文学、艺术、传记类(64.6%)和人文社科类(56.4%)书籍,1/3以上的读者还爱看教育类(38.3%)和生活类(34.3%)书籍。
除人文社科类书籍外,男性比女性更爱看科技(39.61%)、经济管理(37.94%)图书和新闻资讯(27.52%);而女性则对这三个阅读类别兴趣缺缺(11.44%、19.78%和21.62%)。女性看更多的教育类(43.41%)、生活类(42.07%)、励志与成功(27.05%)类书籍和童书(22.62%)。
相比其他年龄段,18-44岁读者更为关注经济管理(28.83%)和童书(17.63%);45-59岁中年则更为关注生活类(43.04%)、科技(34.18%)图书和新闻资讯(32.07%)。相比较而言,年龄大的读者对励志与成功类书籍、教育类书籍的需求更低。
5、受教育程度高读者爱读人文经管,反之则爱励志成功
同时,通过交叉分析发现,受教育程度越高,越喜欢阅读人文社科和经济管理类书籍;反之则更喜欢阅读励志与成功类书籍和童书。
此外,较大比例的学生群体(53.08%)、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42.89%)和企业员工(37.31%)更喜爱教育类书籍;45.32%的创业者和34.67%的企业员工则更喜爱经济管理类书籍;而无业人员则更喜欢看生活类(51.43%)书籍和童书(35.00%)。
6、男性读书为学习,女性读书为享受
72.6%的读者希望通过阅读提升自我,62.6%的读者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1/2以上读者认为阅读是自身工作学习的需要。
男性和女性在阅读目的上同样存在较大差异。女性的阅读目的通常集中在享受阅读和休闲娱乐,而男性的学习目的更多体现在工作学习需要、提升自我等方面。
从年龄段分布看,年龄大的读者出于工作学习需要而阅读的更少;从受教育程度的角度看,高学历读者出于工作学习需要而阅读的更多,出于享受阅读的反而更少;对不同职业的人来说,最不会为了休闲娱乐阅读书籍的群体是企业员工(36.6%)和创业者(34.5%)。
7、市民读者依然偏爱阅读纸质书籍
56.95%的读者认为在今后他们会选择传统阅读和数字阅读两种阅读方式并行,36.38%的读者选择传统阅读为主(纸质文献等),仅有6.67%的读者表示,在未来会选择以数字阅读为主的形式。通过分析发现,在过去的一年中75.85%的读者阅读过电子书,51.26%的读者听过有声书。可见,深圳读者的数字阅读接触率较高,接受程度较好,但纸质书籍的魅力依然不减。
通过对比交叉分析发现,读者选择以传统阅读为主时更注重阅读愉悦感(78.60%)和阅读环境及氛围(69.94%),选择数字阅读的主要原因则是在于其方便程度(80%以上)。
8、年纪大的读者更愿意借书
调查结果显示,图书馆借阅仍然是读者阅读资源的重要来源(80.20%),同时,随着市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智能手机等移动设备的普及,直接购买图书(60.89%)和利用手机等进行移动阅读(60.37%)亦成为读者获取阅读资源的重要渠道。
从年龄段分布看,年龄大的读者更倾向于选择到图书馆借阅图书,年龄小的读者更倾向于买书。此外,受教育程度高的读者更倾向于自己买书,受教育程度低的读者更倾向于选择通过家人朋友传阅的方式获取阅读资源。
9、家庭阅读和经典阅读受重视
调查结果显示,91.95%的读者认为家庭阅读十分重要。具体来说,68.73%的读者尤其是60岁以上的读者(82.35%),在家庭阅读过程中最需要的是独立的阅读时间,62.11%的读者尤其是18岁以下的读者(67.56%)则认为最需要温馨的阅读场所,45.61%的18-44岁读者和44.73%的45-59岁读者则最期待家人的共同参与。
89.38%的读者认为经典阅读十分重要。具体来讲,阅读书目推荐与展览(62.22%)、经典解读与赏析讲座(61.98%)是最受读者欢迎的经典阅读活动形式,其中,女性比男性更愿意参加经典诵读活动。
10、图书馆影响市民阅读行为
通过对一年内使用过图书馆的读者和未使用过图书馆的读者的行为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一年内使用过图书馆的读者在阅读数量和阅读时间等阅读主要表现指标方面均高于一年内未使用过图书馆的读者。比如前者年阅读量大于5本者占69.94%;而后者仅占37.79%,只有前者的约一半。同样,前者中55.42%的读者每周阅读时间大于5小时,后者则只有39.17%。
调查显示,借阅图书(78.01%)和享受舒适文化空间(63.06%)是读者使用图书馆服务的主要目的,自习(36.80%)次之。同时从调查数据可以看出,男性比女性更有查资料的需求,女性更愿意参加图书馆举办的各类活动。
对于18岁以下读者使用图书馆服务的主要目的更多的是享受舒适文化空间(73.10%)和自习(69.94%);对于60岁及以上读者使用图书馆服务的主要目的则更多的是借阅图书、查资料和参加活动。
调查数据显示,从图书馆服务的角度,舒适的阅读环境(56.3%)、丰富的资源和活动(55.1%)、灵活的开放时间和方式(51.7%)都是吸引读者的主要因素。其中,对18岁以下的读者来说,舒适的阅读环境、灵活的开放时间和方式最具吸引力,对于45岁以上的读者来说,丰富的资源和活动是其最关注的兴趣点。
编辑 罗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