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日均综合阅读时长达92.58分钟;每周数字化阅读率达100%;最爱借阅文学类的书;最感兴趣的书是《三体》……今天是世界读书日,深晚数据实验室对深圳出版集团、深圳图书馆发布的最新版年度读书报告进行数据梳理,从多方面入手,为大家勾勒出深圳爱阅人的真实面貌,一起来看看里面是否有你的影子。
80.6%的深圳家庭有藏书
科技、高效是深圳最显著的标签之一,人们的阅读习惯也带着鲜明的城市特征。2021年,深圳成年读者日均综合阅读时长达92.58分钟,数字化阅读时长达66.55分钟。数字化阅读率遥遥领先全国平均水平(79.4%),达到100%。
深圳80.6%的家庭有藏书,在这些家庭中,纸质图书平均藏书量为31.45本,电子图书的平均藏书量为25.14本。
有读者一年借阅文献2572册次
热衷数字阅读的深圳人,其实也愿意沉下心来,拿起实体文献享受“深阅读”的美好。深圳居民人均年度阅读纸质图书9.15本,比全国水平(4.70本)多了近一倍。
2021年,“图书馆之城”统一服务平台上的文献外借量达1607.19万册次,共有56.16万读者在“图书馆之城”统一服务平台上借过实体文献,人均外借量为28.62册次,借阅量在10册及以上的读者占比超五成。值得一提的是,全市外借量最多的读者借阅文献2572册次,创历年新高。
从2021年深圳“图书馆之城”统一服务平台数据来看,“80后”读者表现亮眼:持证人数最多,达114.01万人,占持证读者总数的33.36%;有外借文献行为的读者中,也是“80后”人数最多,达21.27万人,占37.87%。
从读者搜索热点来看,“三体”领跑,“哈利·波特”和“PYTHON”热度不减,同时经典名著也一直稳居前列。
公共图书馆网络体系枝繁叶茂
深圳已基本构建了“一个平台、二层架构、三级垂直、四方联动”的特大城市图书馆总分馆体系。截至2021年底,深圳共有公共图书馆(室)733个,馆内文献总藏量5708.07万册(件),累计持证读者358.74万人。
在日益完善和便捷化的硬、软件设施支持下,阅读已成为大部分深圳市民的日常习惯。除了数字阅读率的突出表现外,更难能可贵的是,深圳人在传统阅读方式上也有着亮眼成绩:2021年全市各图书馆进馆读者达2085.81万人次。这从侧面说明,深圳人在碎片化阅读泛滥的时代,依然保持着专业阅读和“深阅读”的良好习惯。
“爱阅之城”和“爱阅之人”,互相成就,二者共同涵养了深圳的文化土壤。在这个书香四溢的四月,愿每个奋斗的你,也能与书相伴。
(原标题《荐读 | “爱阅之人”:去年深圳人日均阅读超过1.5小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