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刻绷紧公共安全治理之弦

评论员
2016-02-26 17:22
摘要

深圳应严格落实城市公共安全白皮书的谋划,积极构建起与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相匹配相适应的、全覆盖高质量的城市公共安全体系。同时,紧绷的公共安全治理之弦,一头连着党委政府,一头连着社会公众。

公共安全连着千家万户,是一项最基本的民生,是城市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公共安全治理考验着一座城市的管理与服务水平,怎么强调都不过分。

公共安全治理,是深圳“城市管理治理年”的重要内容。连日来,经由媒体集中报道,城市安全治理已成为深圳的焦点。深圳以“自揭伤疤”、“对症下药”的方式,表明了打赢城市安全治理“翻身战”的巨大决心,整治思路与规划措施及时跟进,“平安之城”可感可期。

城市发展,须把安全放在第一位。深圳作为一座快速发展起来的超大型城市,与世界一流城市相比,在城市管理治理上还存在诸多短板,公共安全的潜在风险源多,安全事故像幽灵一样时隐时现,与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定位不匹配,与民众对城市公共安全的强烈期盼还有一定差距。唯有把公共安全治理摆在城市管理治理的重要位置,提升城市安全发展的能力水平,深圳方能筑牢城市运行的安全屏障。

城市公共安全最大的风险,就是不知道风险在哪里。全面排查汇编成的“问题手册”,就是安全整治的“行动指南”。前不久召开的全市城市公共安全和安全生产工作会议,把安全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向违法建筑宣战、向危险边坡宣战、向二线“插花地”宣战……在人命关天的安全问题上,深圳敢于动真碰硬。

祸之作,不作于作之日,亦必有所由兆。对于公共安全治理来说,最可怕的不是发现触目惊心的安全隐患,而是对安全隐患的“视而不见”和事故发生的“不可预见”。祸患常积于忽微,很多重大安全事故就是管理治理时的麻木不仁导致的。公共安全治理不要怕兴师动众、十防九空,必须千方百计消除安全盲区。

远见于未萌,方能避危于无形。各种安全隐患对深圳的城市基础设施、管理治理能力构成了严峻的挑战,必须将管理治理的关口前移,把整治防范工作做细做实。深圳应严格落实城市公共安全白皮书的谋划,积极构建起与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相匹配相适应的、全覆盖高质量的城市公共安全体系,支撑和推动城市更长时期、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安全发展。

公共安全治理之弦必须时刻绷紧,没有任何条件可讲,没有任何侥幸可存。只有以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贯穿始终,才能让安全隐患原形毕露,直至无所遁形。同时,紧绷的公共安全治理之弦,一头连着党委政府,一头连着社会公众。因为城市公共安全没有旁观者,每个人都是安全隐患防治的参与者、监督者。安全之网无时不在、无所不在,方能为城市公共安全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

让安全之钟长鸣,让安全之弦紧绷!保安全就是保增长、保发展,城市安全有保障,市民才有更多的获得感,我们的城市才有更美好的未来!

编辑 欧阳炜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