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300张历史照片、104件文物展品,讲述“末代皇帝”溥仪从皇帝、复辟皇帝、傀儡皇帝,到战犯、再转变为普通公民的传奇经历……这个题为《从皇帝到公民——爱新觉罗·溥仪的一生》展览,将从2021年5月15日起至2021年8月15日在南越王宫博物馆开展。展览由南越王宫博物馆、伪满皇宫博物院联合主办。
爱新觉罗·溥仪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末代皇帝,也是清朝最后一位皇帝。他一生三次当皇帝,又三次下台,既做过末代皇帝、复辟皇帝、也做过傀儡皇帝,一生娶过五位妻子,做过囚犯也做过公民。
展览按照溥仪一生的经历,划分为“末代皇帝”“天津寓公”“伪满皇帝”“特殊战犯”“普通公民”五个阶段。以小见大地通过一个人的故事展示一段历史的变迁及其折射出的时势造人道理,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大型编年体式历史人物展览,歌颂了中国共产党的博大胸襟和人道主义政策。
“末代皇帝”10年改造成公民
溥仪是满清王朝的末代皇帝,也是中国两千年帝制的最后一位继承人。1908年12月2日,年仅3岁的孩童溥仪继位登基。4年后,溥仪退位,但仍在紫禁城内继续称孤道寡12年。被驱逐出宫后,溥仪被日本利用扶持为伪满洲国“皇帝”,成为日本侵略军的傀儡。1945年8月,日本战败后,身负汉奸之罪的溥仪在苏联被关押5年。1950年,溥仪被移交回国,关押在抚顺战犯管理所。
在抚顺的10年,溥仪从刚开始摆皇帝架子、生活不能自理,到自己洗衣服、补袜子、清垃圾;从隐瞒藏匿,到坦白交出468件珠宝;从以欺骗来检讨、从不谈及自己的罪责,到如实交待自己的罪行。在党和政府的帮助教育下,他的思想发生了根本性转变。1959年,溥仪作为第一批特赦人员之一,离开抚顺战犯管理所,回到了久别的北京。
成为共和国一名普通公民后的溥仪,根据周恩来总理的指示,被任命为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北洋组专员,成为一名文史工作者。他以其特殊的经历,在文史战线上对人民、对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1967年10月17日,溥仪因病逝世,享年61岁。
“中国历史乃至整个人类历史,很难找出比他的生平经历更奇特的人。”这位清朝皇帝的生平经历被学界专家认为是一部活的中国近现代史。
“我这一世,当过皇帝也当过公民,归宿还好,现在总算是走到了尽头……改造我这样一个人是不容易的,把一个地道的封建统治者变成了一个地道的公民,这是哪个国家(的政党)也很难做到的,中国共产党办到了。”在生命行将归于沉寂之时,溥仪曾如此感叹自己从皇帝演变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波折一生。
(《<从皇帝到公民——爱新觉罗·溥仪的一生>5月15日广州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