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节 | 用有力量的文字,书写有温度的新闻
读特记者 王若琳
2018-11-07 22:39

我并不是那种在工作之前对记者这个职业存在太多美好想象的人。从读传媒专业的时候就知道,做记者将要面对的是不规律的生活、并不太高的收入和较大的精神压力。然而我还是主动跳进了这个“坑”。我总觉得,这个职业能够靠着一支笔,去改变些什么。

这是我的第七个记者节。我在这个城市生活了七年,也用我的报道记录了这里七年来的变化。书写别人的故事、记录城市变迁的同时,我也无形中堆积起自己的岁月历练。

越是大事件,就越能体现一个记者的价值感。我最近一次印象深刻的采访,便是在两个月前台风“山竹”过境那日的深夜采访。当晚刚过0点,我忽然接到采访任务,对全市的树木倒伏断裂情况和城管清理断木情况进行报道。虽习惯了各类突发情况,但当时还是有点“懵”,最大的困难不是怕被台风吹跑,而是时间和交通:距离报纸签版的时间非常近了,采访必须速战速决还得保质保量;全市交通中断,如何到达现场也是个大问题。经过短暂心理挣扎,最后心一横:大不了“腿儿着去”,于是硬着头皮背上电脑出门了。幸好,得知我的同事丁庆林也要到现场拍摄,开车搭我前往现场。

一路上,路况还是比我们想象得要糟糕。大批倒伏断裂的树木阻断了交通,有些比较窄的道路被堵死,就算是原本宽阔的深南大道,也部分变成了单车道,甚至有的道路单项被树木封死,需要冒险逆行才能通过。即使开着车,也如同穿梭在森林中。

交通问题解决了,剩下的就是与时间赛跑。到达第一处现场的时候,已是凌晨1点左右。我在深南大道与新洲路交会处西侧看到,大片断裂和倒伏的树木,导致该路段辅路堵塞。现场大约有10多名身穿荧光衣、头戴安全帽的抢险队员正在进行作业。我采访得知,他们从前一日下午开始一直工作到凌晨。当时,风虽小了,但雨还时不时在下,抢险队员们顾不得雨水,依然埋头苦干。带风带来一地狼藉,城市劳动者在雨中不辞辛苦,这场景忽然打动了我,出门时还隐隐存在的一丝害怕和担忧,一下子都没了。和那些默默付出的人相比,我们追风冒雨的采访、面临的困难,真的不算什么,他们才是让这个城市变得更美好的奉献者,而我们的职责就是应该让更多的人知道和了解他们。

接着,我们争分夺秒地跑了深南大道与沙河东路交汇路口、农林路与侨香路交会路口等三个现场,用文字和镜头记录下抢险队员和路灯处工作人员昼夜处理倒伏树木和被压倒的路灯杆的情况。

距离签板的时间越来越近,编辑部催稿的电话陆续打来。为了抢时间,同事的车成了我的“深夜移动办公室”,每赶下一处现场的路上,我都在争分夺秒地写稿。最后,我在回报社的途中提交了稿子,抬手看表,已经凌晨两点,“擦边”赶上了签板的最后时间。那成了我效率最高的一次采访和写稿,随后我第一时间将稿件发表在“读特”客户端,大量的阅读量也让我知道,许许多多的市民在时刻关注着新闻,等待着我们的报道。而我外出跑现场,整个部门的领导和同事也都在后方忙着统筹和联络相关负责人,连我们部门的孕妇都深夜无眠地忙碌着,这便是记者的“常态”。

作为一名法制记者,我写过很多案件。我曾数次随警采访打拐案件,一路见证警方辛苦破案和被拐者骨肉团聚;坐进法庭报道案件真相,也目睹被审判者最真实的模样;背着电脑在事故现场披星戴月地码字,及时还原第一现场;也曾因拒收红包、曝光安全隐患的报道,最终推动整改而欣慰和自豪。我时常感慨自己作为一名见证者的“幸运”,能够一路目睹执法者不畏艰难险阻的工作,能够看到作恶之人受到法律制裁,能够一路看着骨肉团聚,人间悲剧变喜剧。

如今传媒行业发生了巨大改变,但媒体人作为新闻记录者、社会守望者、历史书写者的身份不会改变,传递社会公平正义的职业秉性不会改变,推动社会进步的使命也不会改变。我还是乐于用心秉笔,如实记录,既心怀善意和理解,也保持对痛的感知力,用有力量的文字,书写有温度的新闻,去走近真相,为改变做出努力。

编辑 曹亮

(作者:读特记者 王若琳)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