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岗劳动者“双面”之“冷与热” | 为了你,他们甘愿过着“冰火两重天”的生活
刘芳菲
2021-05-06 10:00

在深圳,有这样一群人,每天裹着棉服在“冰箱”里走来走去,感受着进出近50度的温差;在烈日下挥洒着汗水,皮肤上渗出的汗珠在太阳的照耀下显得晶莹剔透……他们,用坚守奉献他们的力量,用行动诠释劳动之美。

冻库仓管员

日前,笔者走入位于平湖街道白泥坑社区的海吉星农产品物流园大型冷库,在这个16000平方米的仓储园区,记者体验了一把从夏天走进寒冬的感觉。80多名工作人员在不同温度的环境下工作,用心为市民储备新鲜食材。

在炎热的深圳,仓管员刘涛身穿棉大衣、抓绒棉鞋,围巾把脖子围得严严实实。

棉大衣、口罩、抓绒棉鞋,围巾把脖子围得严严实实,在周围人穿着短袖的深圳,从冻库里出来的刘涛,看起来与外面的天气“格格不入”。为了保障食品安全,他所在的冻库常年保持-18℃,上下温度变化不超过2℃。

冻库是刘涛的天地。30来岁的他在海吉星冷库当仓管员已经7年了,无论外面酷暑还是寒冬,都与他无关。2008年,刘涛来到深圳,在老乡的影响下去学习了叉车技术,后经介绍来到海吉星农产品物流园的前身——布吉农产品批发市场工作。“这里的福利待遇挺好的,公司给我们安排了宿舍,离上班的地点只有10分钟路程,中午吃饭有补助,平时也很少有加班。”刘涛很满意现在的工作。

刘涛开着叉车在冷里穿行。

趁着刘师傅进货,笔者也披上棉衣跟随他走进冻库。冻库闸门刚打开,空气中的水气瞬间被雾化,眼前呈现出白茫茫的一片,一股寒流扑面而来。只见刘师傅开着叉车,从指定的货仓电梯取货后,迅速准确地驶向货物的停放点,前进、卸货、倒车、出库,一气呵成,整个过程不过几十秒。在冻库里,笔者开始没有感觉特别冷,但慢慢地,看不见的寒气从四面灌入身体,穿着裙子的小腿开始发麻,一分多钟后,笔者就从冻库里“逃”了出来。“每天大概有两三个小时呆在冷库里吧。现在都已经习惯了,基本感受不到有什么不适。”刘涛笑着说。

工人们在货仓电梯卸货。

“这个冻库主要用来存放冷冻肉制品。”海吉星农产品物流园冷链部门副总经理蔡松德介绍,作为深圳市民生实事项目,海吉星冷库物流楼于2013年投入使用,总建筑面积27823平方米,储藏量2万吨,是一座集冷藏冷冻和冻品交易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冷库物流楼。园区共分5层,1层为交易区和平台操作区。2至5层为大型冷库区,其中2层为常年温度保持在0-5℃的水果高温区,3层为变温库,4、5层为-18℃的冻品低温库。“我们主要服务园区商户,平均每天都有300多吨的蔬菜、水果、肉类等进库,在这里‘暂住’一段时间后,就会送往深圳各大超市、农贸市场和生鲜门店。”蔡松德告诉笔者。

低温库的逃生设施。

“你看这个闸门的设置,如果有人员被困在里面,将圆形手柄往左拧到尽头,就可以用力推开门了。实在打不开的话,还有报警系统解决这一问题。”有20多年冷冻行业相关经验的冻库动力部主管梁光告诉笔者。1995年,因为过硬的专业背景,他受邀前往深圳工作,并于2013年来到海吉星任职。据他介绍,海吉星大型冻库的建筑结构设计和硬件设施充分考虑到了安全、可靠、节能、高效地可持续发展要求。

动力部主管梁光在查看冻库智能监控平台。

“比如我们在冻品低温区使用安全高效的氟制冷系统,虽然用电量比液氨制冷更高,但安全性能也更好。”梁光说,冻库制订了完善的安全巡查制度、电气线路操作流程等各类规范并严格加以落实,确保能及时发现制冷风机等关键设备存在的隐患。同时,在监控、物业等部门采取24小时值班制度,冻库温度一旦超出规定范围,远程化控制系统将根据冻库各自情况,自动或通过人工操作对其启动降温措施。“在设备引进和维护上,我们也是选用经过有关部门认证的正规产品,绝不对其进行改装,并定期做维护保养。”梁光说,通过种种举措,运营至今,海吉星冻库未出现一起重大安全问题。

水果的冻库。

“现在,有关部门正在规划海吉星冻库二期工程,预计未来将建成储存规模5万吨的大型冻库,让市民享受到更多物美价廉的冷冻和生鲜制品。”蔡松德最后告诉记者。

地铁建设者

在走访完海吉星的冷冻库后,笔者来到地铁16号线天安数码城站工地现场,探访高温下的地铁建设者:

身上的衣服湿了干干了湿,他们用汗水和坚守诠释劳动之美!

“铛铛铛、铛铛铛”,听,工地现场炮机作响,一台机械挥舞着“手臂”指挥着施工奏鸣曲;看,基坑深处人头攒动,20余名工人正在进行钢筋绑扎,皮肤上渗出的汗珠在太阳的照耀下显得晶莹剔透……当“五一”国际劳动节遇上地铁建设,深圳地铁14号线天安数码城站项目部施工现场机械轰鸣,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为了早日完成施工任务,数百名工人在烈日下挥洒着汗水,用坚守奉献他们的力量,用汗水诠释劳动之美。

于海波(左一)巡查工地作业情况。

4月28日一大早,于海波来到地铁16号线天安数码城站的施工现场。对他来说,已经很多年没有节假日的概念了,“地铁任务繁重,一年到头只有春节的时候能休上10天。”从早上8点到晚上12点,他每天的工作就像打仗一样。“比如说钢筋笼要做成什么样子才符合标准,整个队伍的交叉作业流程,这些都需要我去指导、安排。”虽然当天天气不算太热,但他的衣服早已湿透了。作为一名生产经理,于海波主要负责该项目的建设管理工作,要对工程质量、工人管理等进行全方位把控。经常十几个小时都在工地上,衣服湿透是常见的事。

工人正在进行钢筋绑扎。

由于工地位于龙岗中心城核心地带,周边小区密集、各类办公场所众多,且地质结构复杂、地下管网密布,建设难度较大。确保施工现场的质量、安全,是于海波当前的紧要任务。“工期再紧,也不能忽视这两个方面。”已经有13年工作经验的于海波告诉记者。地铁建造工艺复杂,需要根据规模、地理地质条件等实际情况综合考虑设计施工。比如说支护施工采取何种工艺,连续墙的长宽和间距、如何预防地下水位高涨导致的泥浆外露等安全风险。“感觉自己需要学习的还有很多。”他笑着说。安全方面的教育也从敢不间断。“在工地作业,要时刻提防高处坠物、用电不当等安全风险,有些工人在管线迁移过程中粗暴施工,直接将水管等压断,这也需要我们不断教育并采取防护性措施,确保安全文明施工。”每天巡查工地,他会将发现的问题随时发到群里,提醒相关人员整改,下午5点到6点,和同事们一起开会,梳理总结白天的违规作业情况和风险隐患,部署当晚和第二天的施工计划及注意事项。

当天,在于海波的指引下,笔者也体验了一把在工地上作业的艰辛。顺着临时搭建的悬空台阶,记者下到几十米深的基坑,切割机、电焊机的声音不绝于耳,各个班组的工人正抓紧时间进行绑扎钢筋、防水处理、模板加工等工作。工班长汤福深告诉笔者,到了夏天,基坑像火炉一样闷热。“直接暴晒在太阳底下,没有遮挡,连钢筋都是滚烫的,一天不知道要流多少汗,得不停补充水分。”笔者了解到,在烈日的炙烤下,通过热传导效应,钢筋的温度可以迅速突破50℃。“机器的功能是运送钢筋,打桩、加支撑依然需要工人手工完成,即使戴上手套也可能被烫出水泡。”汤福深一边对刚加工完的钢筋笼进行细致检查,一边介绍说,“钢筋笼是车站连续墙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制作质量与将来地铁的运营密切相关。你看这批钢筋笼质量不错,说明这段时间来我们给工人做的技术交底很到位,但还是要加强指导,确保每一个钢筋笼都能达到这个水平。”

地铁施工现场,工人们顶着酷热在捆扎钢筋。

来自东北的汤福深从事建筑行业已有20多年了。他从一名钢筋工做起,在实践中不断积累技术经验。“拿钢筋工来说,有人认为绑扎钢筋没啥技术含量,这种看法是不对的。设计图纸发下来后,我们得会看图、扒图,才谈的上制作、加工,把图纸一步步变成现实。”汤福深说,“以前只需干好自己的活就行,不需要考虑其他。现在要做的事太多了,包括工程进度、质量、安全,工人素质、身体状况,甚至天气情况,都要顾及到。”

据介绍,天安数码城站位于龙岗区黄阁路与清林路交叉路口,沿黄阁路南北敷设,车站与规划21号线、10号线东延长线换乘,占地1800平方米,共设置4个风亭和4个出入口、1个安全出口。工程主体于2019年1月开工,计划2021年6月封顶。“目前我们已经完成了30万平方米的基坑开挖,主体结构也完成了近80%,待顶板浇筑完成后,就可以转为全地下施工,黄阁路周边的道路交通好将进一步得到疏解。”于海波说,“我们将以只争朝夕的干劲和认真负责的态度,全力抢抓建设进度,为打造鹏城‘精品工程’助力。”

(来源:龙岗融媒)

编辑 刘思凡  审核 麦苗茵

(作者:刘芳菲)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