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民近来思想包袱肯定有点沉重。年初玩丢的3000点,捡回来咋这么难,费了老鼻子劲弄回来了,又整天提心吊掉胆地过日子,每天都可能要失去。
关键还在,今天买的股票,即便觉得有一万条理由在支撑,涨了明天大都要跌,跌了不知道哪天会再涨。今天涨什么,明天跌什么,专家没谱,自己心里更没底。不明不白地过日子,就像五月平台整理,大家有一种要骂娘的感觉。
很多股基近期有些得意,3000点玩了半年,指数涨幅为零,但自家的收益却超过了两成。所以,投资者如果没有赚到钱,不能怪别人,只能自我找原因。震荡筑底行情,不是所有人碗中的菜。吃饭行情,你多吃一口,别人就少吃一口,不抢着吃,到头来,可能连粥都喝不着。这段时间,如果是冲动型的选手,可能就有点麻烦。昨天将几千只股票的走势翻看了一遍,绝大多数股票表现都不太好,比较普遍的形态,高点回落两成、成交稀落、技术破位。如果频繁操作,失手的概率还是较大的。

让人比较郁闷的还有,一些关注度比较高的市场艳阳高照。美股周四收高,三大股指17年来首次在同一天创造历史最高收盘纪录。美股三大股指均创在同一天历史最高收盘纪录,这是1999年以来首次出现。深港通在港被炒得火热,港交所昨日在业绩发布会上披露的“深港通越来越近”消息,多家券商近期纷纷发表研报,建议提前布局深港通,深港通预期再度升温。11日,香港市场上的深港通相关板块及个股纷纷上涨。恒指反复走高。
很长一段时间,美股与国内股市的联动效应比较紧密,涨跌都会或多或少地对当天市场有些影响。这种影响近来有弱化的趋势。特别是,国内股指跟跌不跟涨幅。深港通作为7月吃饭行情的最大理由,在A股炒了一波之后,没有动静,有些失望。这一可能要来了,反倒大家没有太多兴趣。有专业人士甚至分析认为,这一举措即便实施对国内股市的影响也只能算中性。
上证综指今年1月19日走丢,3月21日捡回,花了两个月,到4月19日再度失守,将近一个月,最高点位3097.16点。当7月5日再度归回时,又过了两个半月,7月27日又一次失去,20天多一点,中间最高3060.69点。这次回来时间间隔短了一些,8月8日回来,最高3038.05点,8月11日收盘3002.64点。
总的感觉,站上3000点不容易,站上了要守住更不容易。而且上攻的力量一波比一波低。这一次如果就此止步,市场信心可能会受到影响。在目前这个时点判断大盘走势难点在于,投资者对政府放松管制还有些期许。希望国家队护盘,对股票异动监管有所缓和,甚至期望管理层吹吹暖风,说点鼓舞士气的话。
起码到目前,监管层的态度没有改变,监管还有升级的趋势。今天专业媒体就报道,随着监管部门对重组上市审核的进一步收紧,加上对私募类大股东资金杠杆的强化监管,私募入主并主导资本运作的空间越来越小。金刚玻璃、申科股份重组折戟,方案导者均是此前掷下重金收购上市公司大量股份的私募资本。

找捷径,玩谋略,渐渐行不通。脱虚入实,这次看来,沪深股市先行,充分体现了一次经济的晴雨表作用。主力资金弃高估值的中小创股票,买入低估值蓝筹,银行股即便为世人不看好,大家也拼命买,逻辑就在这里。对于主力拉抬银行股掩护出货,这种思维来解释昨天的调整,已不合时宜。
低估值蓝筹股票在价值发现过程之中,有些完成了挖掘工作,股价较为充分反映了股票的价值,更多的留恋或许会带来失望。如果没有分到这杯羹也不需着急,中小创是股市的未来,不少高成长股经过此轮调整,也在进入价值区域。关注等待机会买入,特别是大跌的机会。今年以来,新经济新动能成为李克强总理讲话的“标配”,在谈及新经济时,总理重点提到互联网+物流、大数据、互联网+制造业、新能源汽车。上证报今天这样的报道,你懂的。
编辑 多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