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2月7日晚上11时30分许,深圳的极端寒冷天气仍在持续。而在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ICU,一场感人的告别场面洋溢着无限暖意:一位即将出院的病人拉着医务人员的手依依不舍,不断擦拭着泪水,医护人员同样眼圈泛红。这位华侨说:“现在,我身上100%流的是中国人的血,我是一个完完全全的中国人了。我一定会回来看你们的!”
这位数小时后就要踏上归国航班的病人姓房,48岁,从爷爷那代起,举家从广东潮汕地区移居马来西亚。现在,他已是第三代侨民。由于他的母亲是当地人,因此他一直说自己身上流淌着一半中国人的血液。
2017年12月初,房先生只身赴台湾旅游期间,他不小心摔了一跤,他没有当回事儿。两天后即12月7日,他到达深圳次日,感到身上多处疼痛,便到一家推拿店推拿。推拿时,房先生突然呼吸困难(此为急性心衰症状),店方紧急拨打120求助。
当房先生被120急救车送到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时,心跳呼吸骤停。急诊科立即开通绿色通道,组织全力抢救,经气管插管和心肺复苏后恢复自主心律。闯过第一道“鬼门关”后,房先生被送往ICU进一步救治。因为病情危重,房先生身上插上了各种管道,神志昏迷,不能言语,医生和护士不分昼夜守护,终于将他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随着病情好转,多器官功能恢复,医生考虑拔除气管插管。12月12日,就在拔管的当天下午,房先生在床上轻微活动,又出现了呼吸困难的心衰表现,值班的医务人员及时发现,奋力抢救,及时挽救回在“鬼门关”又走了一趟的房先生。
不得已,房先生重新被气管插管。医生对他进行冠脉造影,结果提示冠状动脉狭窄,其中一种冠状动脉还发生了冠状动脉夹层破裂,情况危急。于是,在房先生的夹层破裂处植入支架一枚。大家稍稍松了口气,医生在充分评估后决定再次拔除气管插管。谁料,刚刚拔除气管插管,病人便再次出现窒息心跳停止,历经一个中午抢救,房先生第三次恢复了心跳。房先生第三次从“鬼门关”走了一遭。
从2017年12月7日病危入院,到2018年2月7日痊愈出院,房先生在中大八院治疗的两个月里,连遇三次险情,命悬一线。医护人员齐心戮力,硬是把他从生死线上拖了回来。三次抢救期间,输血共5400毫升,相当于他全身的血液换了一遍。从此,他便经常对医务人员说:“我现在可是100%中国人了!”
中大八院ICU李浩主任告诉记者,房先生经历了3次气管插管、3次心跳停止,这是非常少见的病例。经过三次抢救,他的心脏已经恢复到正常水平,血压稳定,肾脏也有所恢复,具备了出院条件。但是,出院后仍需长期做透析治疗。
马上要出院了,房先生百感交集。他说:“像我这种情况,在马来西亚早没命了!”60天朝夕相处, 房先生跟ICU医护人员结下深厚感情。房先生说:“医生护士经常陪我说话和太太聊天,为我们叫外卖,给我们送蛋糕、鲜花,他们待我们就像一家人一样。我在这里,一点也没有异乡的感觉!”他还特别提到,当他手术后能吃饭时,一位张姓护工大姐在家里煲好汤,送到他床前。“我从来没吃过那么好吃的汤,我吃了很多,很多!”
在房先生发病第三天,其妻子从马来西亚赶到深圳。近两个月里,她一直守在老公身边。她亲眼见证了中大八院专家、医生、护士以及护工对每一位患者的真情。她说:“在马来西亚,这是不可能遇到的事情!”2月2日,出院在即,他们特意定做了两面锦旗,分别送到中大八院ICU医生、护士团队。
房先生说,他将永远记住深圳,记住中大八院。“我一定会回来看你们的!”房先生对医务人员说。
见习编辑 李林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