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2025年基本形成城市群1至2小时出行圈

​深圳特区报驻京记者 李萍
2020-12-16 18:40
摘要

三大区域“十四五”期间计划新开工城际和市域(郊)铁路共1万公里左右,到2025年,基本形成城市群1至2小时出行圈和都市圈1小时通勤圈,轨道上的京津冀、长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要基本建成

12月16日,国家发改委举行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孟玮表示,我国京津冀、长三角地区和粤港澳大湾区三大区域城际和市域(郊)铁路将作为重大工程纳入“十四五”规划,到2025年,我国将基本形成城市群1至2小时出行圈和都市圈1小时通勤圈。

孟玮表示,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0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提出,加快城市群和都市圈轨道交通网络化,发挥中心城市和城市群带动作用,建设现代化都市圈。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近年来,国家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印发了京津冀、长三角地区交通一体化规划和粤港澳大湾区城际铁路建设规划等相关规划,为推进三大区域城际和市郊铁路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

她透露,今年以来,经报请国务院批准,国家发改委结合“十四五”规划研究,提出拟将三大区域城际和市域(郊)铁路作为重大工程纳入“十四五”规划,整体推进建设。三大区域“十四五”期间计划新开工城际和市域(郊)铁路共1万公里左右,到2025年,基本形成城市群1至2小时出行圈和都市圈1小时通勤圈,轨道上的京津冀、长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要基本建成。

据介绍,目前,国家发改委会同国铁集团、相关地方,梳理形成了近三年滚动项目清单,拟新开工项目70余个、总里程超过6000公里。

其中,在京津冀地区,新开工项目约1000公里,加快构建“四纵四横一环”通道格局,形成北京、天津中心城区与新城、卫星城之间的“1小时通勤圈”,京雄津保唐“1小时交通圈”。

在长三角地区,新开工项目约4000公里,打造1小时到1个半小时城际交通圈、城市中心城区与周边城镇组团间半小时到1小时通勤网。

在粤港澳大湾区,新开工项目约1000公里,加快形成以广深港、广珠澳和跨珠江口为主轴,“轴带支撑、极轴放射”的多层次铁路网络,实现大湾区主要城市间1小时通达。

编辑 范锦桦

(作者:​深圳特区报驻京记者 李萍)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