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引领人工智能产业新未来 | 聚焦“20十8”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知识产权系列报道

深圳特区报&读特记者 何泳 吴徐美
10:12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2024年,腾讯国际市场游戏收入同比增长9%,达580亿元,约占腾讯游戏总收入的三成。旗下《PUBG Mobile》全球月活用户超1.5亿;《王者荣耀》国际版《Honor of Kings》在巴西、东南亚等地市占率超40%。据悉,近年来,以腾讯为代表的深圳游戏企业以自主知识产权的游戏加速全球化布局,让全球玩家爱上中国游戏。

实验室里,深圳市众擎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的工程师们正在紧张地调试着最新一代PM01型号人形机器人,随着一道优美的弧线划过空中,这个身高近1.6米的“钢铁舞者”成功完成了全球首例前空翻动作!……深圳市众擎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知识产权的能量撑起创新的风帆,众擎机器人是全球少数几家同时具备三大类型高性能动力关节研发能力的人形机器人公司,具备从电机、减速器、控制伺服单元、扭力传感器到通信架构的全栈自研的综合技术能力。

今年4月,在第25个“世界知识产权日”之际,深圳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简称“深圳保护中心”)发布《2024年度深圳企业专利创新实力百强榜》,作为“20+8”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领军企业,深圳市优必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优必选)排名第11位入选榜单,在上榜机器人企业中位居第一。

截至2025年6月30日,优必选科技获授权专利数量已达2790项,其中人形机器人有效技术专利数量全球排名第一。

从腾讯、深圳众擎到优必选,从游戏到机器人再到大量利用AI服务产业的中小企业,一批具备全球视野的“科技尖兵”正在快速形成合力——它们不仅在形态上不断突破,更在认知和算法层面实现迭代升级,知识产权,正为AI产业从“实验室”走向“量产化”提供强劲动能。

近日,记者走进多家人工智能企业,探究知识产权推动20十8”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的“奥秘”。

专利布局构筑全球领先优势

人形机器人有两大核心技术:一是硬件,即伺服舵机;二是软件,即运动控制算法。这两大技术是保证机器人能够直立行走并做出各种复杂动作的关键。此前,美国、日本等国家拥有绝对的技术优势,近年来,随着中国人形机器人企业不断涌现,在专利数量上实现重大突破,优必选就是代表企业之一。

聚焦人形机器人核心领域,优必选形成“基础技术-核心零部件-整机研发-场景应用”的全链条专利布局。在核心技术层面,其自主研发的伺服驱动器技术实现0.2Nm到250Nm扭矩范围的全场景覆盖,打破了海外的垄断,使国产伺服驱动器成本大幅降低。

截至 2024 年,优必选在驱动控制、本体结构、核心零部件等关键领域的专利申请量均居中国第一、全球第二,构建起覆盖运动控制算法、多机协同系统、仿生灵巧手等多个技术分支的专利矩阵。

同时,优必选高度重视国际专利布局,海外专利数量达 484 项,发明专利占比57.87%。覆盖美国、欧盟、日本等主要市场。其主导及参与了近 40 项国家及行业标准,推动中国从“专利大国”向“标准强国”跨越。

高度重视专利的申请与保护,是优必选实现创新发展的“密钥”之一“要实现人工智能行业的高质量发展,需要坚持长期投入硬科技研发。”优必选 CEO 周剑曾公开表示。优必选科技已经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行业深耕了13年,在人工智能算法和人形机器人本体技术上都取得了重大突破。据统计,优必选2024 年研发投入达 4.78 亿元,占营收 36.6%。

优必选科技表示,优必选科技从成立之初就很重视知识产权工作,公司内部设置了专职一级部门-知识产权部,负责专利、商标、版权等知识产权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工作。优必选科技建立了契合公司现状、符合行业特点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并持续根据内外部环境进行改进,围绕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管理及保护各环节展开工作。以专利为例,优必选科技围绕机器人及人工智能核心技术布局了大量高价值专利。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优必选科技知识产权部通过寻找创新路径、降低研发风险、保护创新成果、增加竞争优势等途径服务公司创新。在知识产权产业化方面,以战略引领,以自主实施驱动专利技术高效转化与产业化,同时积极开展市场教育,通过高规格展示推广塑造产品标杆形象;积极承担国家重大工程项目,推动专利技术规模化应用与产业升级;深化产学研融合,前瞻布局并适时转化前沿专利技术;主导标准制定与生态协同,提升专利价值与产业影响力。

另据悉,深圳有众多知识产权服务机构,让企业安心研发。优必选科技表示,知识产权服务机构是企业的专业合作伙伴,双方基于企业的创新需求进行深度协作。如今,优必选科技在知识产权创造、确权及保护等领域与服务机构密切合作,借助知识产权服务机构的专业能力助力企业行稳致远。

构建完善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

除机器人产业外,游戏科技已成为人工智能 创新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据中科院的相关报告显示,未来,游戏产业对于人工智能产业的拉动规模持续增加,预计将从2023年的315.76亿上升至2030年的 1038.1亿元,年均增长率约达16%。

在深圳,2024年游戏产业整体收入突破1000亿元,占全国游戏产业总营收的50%以上,稳居全国第一梯队。深圳游戏企业超4000家,聚集了腾讯、创梦天地、中手游等上市公司,以及库洛游戏、冰川网络等新兴企业,形成“大厂引领+中小团队创新”的生态。头部企业如腾讯的《王者荣耀》《和平精英》等产品贡献突出,深圳客户端游戏收入占全国客户端市场的约55%,腾讯的《英雄联盟》等端游长期占据全球收入榜前列。这一切均来自于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

据悉,腾讯作为互联网巨头,其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堪称行业标杆。其业务范围涵盖了社交、游戏、娱乐、金融等多个领域。在如此广泛的业务布局下,知识产权管理显得尤为重要。腾讯深知这一点,因此构建了一套完善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涵盖了专利、商标、著作权等多个方面。

腾讯的知识产权管理团队由一群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士组成,他们不仅具备深厚的法律功底,还对市场趋势和技术发展有着敏锐的洞察力。正是这样一支专业团队,为腾讯的知识产权保护提供了坚实的后盾。在专利申请与布局方面,腾讯在专利申请上采取了全球布局的策略,不仅在国内积极申请专利,还在美国、欧洲等国际市场上进行了广泛的专利布局。这样做不仅保护了腾讯的技术成果,还为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提供了有力支持。

腾讯在专利运营方面同样表现出色。通过专利许可、转让、交叉许可等方式,实现了专利价值的最大化。此外,腾讯还积极参与行业标准制定,将自身的专利技术融入行业标准中,从而提升了其在行业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腾讯在商标注册上采取了全面保护的策略,不仅在国内注册了大量商标,还在国际市场上进行了广泛的商标注册。腾讯对于商标侵权行为采取了零容忍的态度。一旦发现侵权行为,立即启动维权程序,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益。同时,腾讯还积极参与打击商标侵权的专项行动,为净化市场环境做出了积极贡献。

AI赋能破解知识产权管理难题

今年以来,中国人工智能产业不断迎来高光时刻。快速发展的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背后,知识产权发挥着重要作用。从智能语音助手到智慧驾驶,从智慧医疗到智能制造,从智慧家居到智慧港口,我们的生活与产业格局正受到人工智能的深刻影响,并随之改变。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人工智能正在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引擎。

在深圳,大量的中小企业,利用AI创新创业。

“20十8”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中陆数科公司就是其中一个缩影。近日,记者走进该公司采访解到,成立6年间,该公司瞄准深度学习和大模型风口,在各垂直领域推动人工智能(AI)应用。在首席科学家刘健庄带领下,一群年轻的AI工程师自主研发出 中录知识产权全周期智能服务平台、中录智能体数智平台、中录智慧档案管理系统、中录工伤认定与鉴定系统,让AI知识产权管理、档案管理、工伤认定与鉴定等各行各业做起来、用起来、跑起来。

中陆数科核心定位为人工智能技术在垂直行业的落地应用。为解决知识产权管理的难题,开发了“知识产权全周期智能服务平台”。刘健庄说:“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作为人工智能从业公司,我们希望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让知识产权发挥更大的价值。”

“知识产权全周期智能服务平台”主要包含以下功能子系统:智能查新系统采用先进大模型,实现对数据的语义理解,真正让系统“看懂并理解”知识产权文件内容,完成全自动查新,提高查新效率、全面性与准确性;智能专利撰写系统充分利用大模型的生成能力,极大提升知识产权申请文件的撰写效率;智能审查与答复系统自动高效地协助申请过程中的形审、实审、非正常申请审核、审核意见答复等功能;技术经济分析系统融合知识产权、研发、产业等数据,对知识产权的技术创新性与经济性进行分析,并形成分析报告;高价值知识产权分析系统利用先进大模型,结合知识产权、论文、市场等数据,生成知识产权价值分析报告;知识产权保护系统利用大模型技术,有效挖掘潜在侵权/被侵权风险线索。

知识产权是一个高度专业又交叉性极强的领域。中陆数科投入了巨大的财力、人力。“经过三个多月一百多天的前期工作,当中陆数科完成完整的项目方案并通过项目团队确认时,是我们最开心最兴奋的时刻。”刘健庄说,我们的愿景是成为世界领先的探索和创新高地,作为新型创新机构,知识产权就是我们的生命线。

据悉,中陆数科创建之初就成立了知识产权委员会,开展知识产权规划、评审和运营管理、专利能力建设、专利价值管理等工作。通过知识产权洞察,制定专利规划、专利保护和布局策略。打造专业化的专利队伍,负责专利能力建设和创新氛围构建。制定和落实专利奖励制度,牵引战略核心方向上的专利产出。据相关负责人介绍:“短短两年时间,我们在第三代及第四代功率半导体领域取得了专利受理140件,授权66件的突出成绩。在保护好研究创新成果的同时,我们积极通过开放合作促进专利价值的发挥,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凭借自有的先进中试平台及开放服务等优势,打通了从科研创新到产业化的通道,目前多个极具市场应用前景的知识产权已启动成果转化合作,不久的将来,我们就能看到创新成果的规模化应用。”

多方合力助推人工智能行业

知识产权与科技创新之间不断书写着相互促进、融合共生的新篇章。在4月21日由深圳市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主办、深圳保护中心承办的人工智能产业知识产权成果专题发布会上,2024年度深圳企业专利创新实力百强榜出炉。其中,百强企业高价值发明专利量之和为11.9万件,占全市高价值发明专利总量的60%。值得关注的是,2024年,百强榜中人工智能产业的企业多达38家,是2023年百强榜单中人工智能企业数量的2.2倍,入榜的人工智能企业中既有华为技术和腾讯科技等科技大厂,也有如云天励飞、思谋科技等企业新秀。

为了服务好人工智能企业,有关部门在行动。今年初,深圳保护中心发布了《人工智能(AI)领域专利布局与申请指引》。这是在全国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当中首发人工智能相关指引,旨在有效加强人工智能领域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推动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和全方位各领域高水平应用,为我市建成全国人工智能先锋城市奠定坚实基础。深圳保护中心知识产权AI智能体——“深知保”,在微信公众号、企业微信等渠道同步上线,提供专利预审、海外维权、协同保护、专利代办等24小时全天候便捷智能咨询服务。

以创新者赋能,加速“知产”变“资产”。今年3月,深圳成功入选全国首批知识产权金融生态综合试点地方。近年来,深圳高度重视知识产权金融工作,建立健全部门协同工作机制,完善市区两级知识产权金融惠企政策,健全风险补偿及质物处置机制,推动知识产权与征信担保信息互联互通,实现专利权质押登记全流程无纸化线上办理全覆盖,指导银行机构逐步扩大知识产权内部评估适用范围,推动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数据知识产权等纳入可质押知识产权范畴。持续优化知识产权金融公共服务,成立全国首个海外知识产权保险联共体,发布全市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产品清单和保险产品清单,落地全省首单跨境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实现数据知识产权在质押融资、证券化、保险、资产入表等金融场景的全面应用,打造数据知识产权服务信托模式,以金融创新激活知识产权与数据资产价值,有效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记者从深圳市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获悉,今年以来,深圳密集发行4笔人工智能主题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精准服务55家技术研发型企业,覆盖机器人融合技术、多模态感知等前沿领域,通过金融手段加速人工智能技术产业化进程,为深圳建设“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提供有力支撑。截至目前深圳已累计发行118单总规模近250亿元的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惠及企业1714家,为深圳产业升级注入强动能,让技术专利成为驱动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引擎。

从保护力度上来看,我市在国家知识产权行政保护绩效考核中连续五年获评优秀,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工作绩效评价连续四年居城市级保护中心第一,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工作评价连续三年全国第一,广东省知识产权保护考核连续三年优秀(全省第一),广东省营商环境评价知识产权指标连续四年全省第一。截至目前,全市备案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站共175家,服务创新主体超过12万家,实现重点产业行业全覆盖。其中,人工智能行业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站致力于打造一站式、综合性知识产权服务平台,通过开展知识产权的宣传培训、专利整合、信息检索、法律咨询、争议解决等综合性服务工作,帮助人工智能企业应对知识产权法律风险。

(受访单位供图)

编辑 刘彦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王敏

(作者:深圳特区报&读特记者 何泳 吴徐美)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