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圳巴士集团第五分公司梅林车间,机电工赖国伟是同事口中“技术困难找国伟”的可靠伙伴,更是党员队伍里“冲锋在前”的先锋模范。自2015年入职以来,他以党员的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车辆二级保养与故障维修岗位上,用扎实的技术、持续的学习和无私的分享,书写着公交维保人的坚守与担当,为城市公交的安全运行筑牢防线。

岗位坚守的“排头兵”:党员初心筑牢安全基石
“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汽车机电工,工作认真、吃苦耐劳、创新学习是关键!”这是赖国伟常挂在嘴边的话,更是他十年如一日的行动准则。作为负责车辆二级保养与故障排除的核心力量,他始终以高度的责任意识对待每一项工作。操作中严格遵循规范,从未出现漏装、错装问题,高效保障了公交营运安全。面对苦活、脏活、累活,他总是主动抢在前面;遇到技术难题,他会虚心向同事请教,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身能力。
年复一年的坚持里,他用务实的态度在平凡岗位上默默奉献,以“配合不讲条件、工作不畏艰难”的作风,成为车间里人人信赖的“定心丸”,用行动践行着党员的使命与担当。
技能提升的“领跑者”:终身学习斩获多项殊荣
赖国伟深知,技术迭代日新月异,唯有持续学习才能跟上行业发展。他充分利用业余时间,主动参加各类汽车维修技术培训,重点钻研新能源车辆维保技能,深刻领会学习要点与精髓。
凭借不懈努力,他先后考取高级技师汽车维修工资质证书,并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在技能大赛中屡获佳绩。他曾荣获“广东省交通技术能手”“深圳市技术能手”等省级、市级荣誉,还获评集团或公司的“十佳修理工”“优秀共产党员”,成为车间里名副其实的“技能标杆”。

在个人进步的同时,他还积极带动车间氛围,鼓励同事共同学习,推动团队整体技能水平不断提升。
技术创新的“带头人”:传帮带共筑创新团队
“一花独放不算春,满园花开才是春。”作为技术革新能手,赖国伟从不满足于个人技术突破,而是致力于带动团队共同创新。“国伟哥,这台车的空调压缩机老是异响,我查了半天没找到问题。”年轻维修工小李拿着扳手急得满头汗。赖国伟放下手里的活,俯身听了听声音,又查看了故障记录:“你试试检查电磁离合器的间隙,上次我遇到过类似情况,是间隙过大导致的异响。”在他的指导下,小李很快排除了故障。
面对工作中的各类技术难题,他敢于碰硬、主动靠前,白天扎根一线排查问题,有时加班加点做数据论证,直到找到解决方案。为了让更多同事掌握新能源维保技术,他主动放弃休息时间,研究车辆构造、整理培训资料、撰写教案,开设专项培训课程,还毫无保留地分享自己的经验技巧。
他还积极倡导“崇尚节俭、反对浪费”,与同事共同推动维保耗材节约,降低单车维保成本,助力打造创新创效型团队。在他的带动下,车间人员整体维修水平与创新能力显著提升,“技术困难问国伟”成为同事们的共识。
志愿服务的“暖心人”:党员担当延伸至社区
除了在工作中发光发热,赖国伟还将党员的责任与担当延伸到社区服务中。作为梅林车间党支部“大拇指”爱心服务先锋队成员,他长期带领志愿服务队为社区居民免费维修小家电。“赖师傅,我家电风扇转起来嗡嗡响,您能帮忙看看吗?”社区张阿姨抱着旧风扇找到服务点。赖国伟接过风扇,拆开外壳仔细检查:“阿姨您放心,就是轴承缺油了,我给您上点油再清理下灰尘,跟新的一样用。”一会儿风扇恢复运转,张阿姨连声道谢,他却笑着说:“能帮大家解决点小事,我心里也高兴。”
从故障排查到零件更换,他始终耐心细致,用专业技能解决居民的生活难题,赢得了社区居民的广泛赞誉,让党员的先锋形象在志愿服务中更加鲜明。
从刚进入深巴的新人,到技术过硬的骨干,再到社区居民信赖的志愿者,赖国伟用十年坚守诠释了“干一行爱一行”的匠心。他说:“因为热爱这份工作,所以愿意无悔付出。”未来,他将继续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自律,在公交维保岗位上传承匠心、持续创新,为城市公交事业的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编辑 温静 审读 刘彦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窦延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