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一场赛事,兴一座城。体育,从来不只是体育。
10月16日,十五运会足球项目(男子18岁以下组)在深圳青少年足球训练基地热血开赛。
深圳光明赛区,14场足球赛事,激战正酣。“接球”,一记“长传”划破天际,将这座以科学城闻名的城区,带到了体育的聚光灯下。
瞄准“世界一流科学城”目标的光明,何以对足球这项运动如此投入?
答案藏在城区专业场馆、校园、街头巷尾的绿茵赛场里,藏在足球小将们奔跑的身影中,更藏在一条从场地建设到人才培养,再到城市发展的系统性路径里。
科学是光明的底色,而体育赛事的举办,则让人们看到光明的另一面:这里不仅有实验室里的严谨创新,也有绿茵场上的生命律动。高水平的科学创新,需要高品质的城市生活来支撑。
光明正用足球这项世界第一运动,注解一座城市的高质量高颜值建设和发展。
达国际足联认证标准的专业球场,就在光明
足球运动的发展,离不开一块好场地。位于公明街道李松蓢社区的深圳市青少年足球训练基地(简称“足球基地”),就是光明的“标杆性基地”。
这里,是十五运会足球赛的“绿茵秀场”,共有14场比赛在足球基地展开,男子20岁以下组比赛冠军也将在此诞生。
它很“硬核”:占地约19.7万平方米,拥有万人专业足球中心场、运动员综合保障中心、全民健身中心、足球公园等一流设施。
足球基地以国际视野和专业标准进行了全面升级,尤其是在天然草坪、体育照明、场地扩声、赛事转播等方面,均按照国际足联相关赛事标准进行设计、施工,并通过专业机构检测。
其中,项目一标段足球公园的人造草球场构造设计及做法达到国际足联FIFAQualityPro的认证标准。天然草球场达到国际足联认可实验室Labosport分级评定的专业竞赛球场认定标准,其中,1#球场更是曾获得国内天然草足球场最高分数的97分。
它很“聪明”:基地通过一个智慧平台,整合管理、安防、设备控制等系统,运营效率高,成本更低。
它很“绿色”:光伏板铺在足球公园训练场看台、停车场和连廊等区域,同时配置超充装置和充电桩,形成“光储超充,车网互动”的一体化场景。
足球基地自启用以来,相继承办了中国足协青少年足球锦标赛、深圳城市足球联赛(超级、甲级、乙级)、光明科学城超级联赛足球公开赛等高水准专业赛事。2025年2月,成功举办亚足联U20亚洲杯。
足球基地还对全市青少年足球各级梯队开展培训,青少年精英选拔赛、各级足球教练员培训、各级足球裁判员培训也在该基地举办。
从青训到各项高水平赛事的落地,足球基地获得各方高度认可。
“我认为此次比赛的综合服务保障可以达到满分10分!从场馆设施、比赛组织、志愿指引到医疗保障,每个环节都体现了专业和高效。”在十五运会足球测试赛后,深圳U12男足主教练对场馆和赛事组织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
中国国家男子足球队在足球基地集训时,中国男足主教练伊万科维奇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球队上下都对这次集训的场地等条件感到非常满意。
足球的“种子”,在光明“一路生花”
足球,是光明打造“湾区户外运动之区”IP的重要运动之一。在光明,足球这项运动早已融入城市基因,深植于校园、社区。
2021年6月,国家体育总局公布首批全国县域足球典型名单,光明就占得一席。荣誉背后,是光明对足球青训体系的持续投入。
2022年5月,中国足协与深圳市人民政府签署协议,双方在足球基地合作组建男子U10至U15年龄段的精英梯队。由此,全国足球发展重点城市青少年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深圳)成立。
全国足球发展重点城市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深圳)总监哈利·辛克格拉文表示,“基地的设施是顶级的。我们不仅仅关注孩子们足球方面的成长,同时也关注他们的教育和生活习惯,帮助他们成为一个更好的、更全面发展的人。”
如何保障?深圳市足协与光明区教育局、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签署体教融合联合共建协议,确保小球星们“有球可踢,有书可读”。
目前,已有60余名精英梯队队员在足球基地旁边的光明区李松蓢学校就读。深圳外国语学校光明学校也有12名深圳足协男足队员、18名深圳足协女足队员在校就读。
光明区依托深圳市青少年足球训练基地的区位优势,近年来以“体教融合”为核心发展理念,初步构建了 “课程普及—训练提升—赛事推广—人才输送”的培养体系。
体教融合的“光明样本”,为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全国的体教融合发展注入新活力。
足球的种子,在这片土地深种。2023年,“1小时内左右脚交替颠球次数最多”的吉尼斯世界纪录在光明诞生,光明区公明第二小学10岁少年唐锦帆连续颠球8147个。“我第一次接触足球是在二年级的足球社团课上,后来就爱上了足球。现在,我们足球社团双脚颠球1000个以上的队员比比皆是。”唐锦帆说。
早在2021年,唐锦帆所就读的光明区公明第二小学就获评全国青少年足球特色学校。截止2025年6月,光明区共有20所学校被认定为“国家级足球特色学校”,这表明光明区的足球教育得到了国家级的认可。
2022年1月,深圳成为9个首批全国足球发展重点城市之一。光明区在足球运动领域的创新实践,是服务深圳建设“全国足球发展重点城市”大局的重要一环。
一场赛事,何以点亮一座城?
有了标杆性基地、人才基础,足球如何超越竞技本身,与城市发展同频共振?
当一项赛事与一座城市深度绑定,其产生的化学反应是巨大的。
“办赛事就是办城市”,这是光明一直秉承的理念。光明全力以赴承接全运会多项赛事,不仅是以国际视野和专业标准,打造小轮车、马术、足球等全运光明赛区场馆群,更是以赛事为催化剂,推动区域城市微更新、功能品质大提升。
围绕足球基地,李松蓢社区开展“精致街区”改造,拆墙透绿、处处繁花,优化交通流线。让体育设施真正融入城市肌理,让市民共享办赛红利。
赛场之外,李松蓢片区体育产业不断集聚发展,通过支持发展职业足球俱乐部,建设足球科技产业示范园,吸引优质足球资源集聚。
光明区不断提升足球运动的综合实力和发展水平,努力打造与世界一流科学城定位相匹配的足球高地。
足球是支点,撬动全民健身。通过十五运会赛事的引领,激发城市活力,展示着科学城的另一面——活力、开放、宜居。
绿茵场上的激情,带动城市绿道上的奔跑、户外滨水畔的骑行、茅洲河上赛艇划桨破浪、光明国际马术中心赛马奔腾。一场赛事,点燃光明这座“湾区户外运动之区”的运动热情。
这座年轻而充满活力的科学城,正透过体育赛事的窗口,连接起地方文体特色与旅游资源的纽带,让体育精神在多元城市氛围中扎根向上,向全国展示其高质量高颜值的城市形象,展现“全民全运”的城市底色。
从一块块足球场地到一个标杆性基地,从一个个足球小将到一套青训体系,从一场场高规格比赛到一座城区的全面升级。
这记来自光明的“世界波”,踢出迈向未来的坚定足音。
编辑 李斌 审读 刘彦 二审 王雯 三审 叶志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