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拿下AI创意 “奥斯卡”?第二届瓦卡奖深圳揭晓,全球创作者同台竞技

晶报记者 李海若
10-17 20:14

晶报

阳光媒体 非常新闻

摘要

谁拿下AI创意 “奥斯卡”?第二届瓦卡奖深圳揭晓,全球创作者同台竞技

1017日,第二届AI视觉创意大赛(瓦卡奖VACAT)在深圳市龙岗区红立方公共艺术馆拉开帷幕。在为期三天的活动中,来自国内外的参赛者、展商与专业观众将齐聚一堂,不仅可近距离体验AI创意设计带来的视觉震撼,感受技术与艺术融合的创新成果,还能参与产业对接、体验前沿AI产品,共同探索未来创意产业的无限可能。

被誉为“中国AI创意第一赛”的瓦卡奖,旨在打造AI视觉创意界的“奥斯卡”。连续两届赛事均由深圳市龙岗区人民政府、上海电影股份有限公司与哔哩哔哩联合主办,整合“政府+头部企业+大平台”三方资源,已成为AI创意领域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交流平台与行业风向标。

今年大赛共收到来自全球的4646件作品,较去年增长36.8%,技术水准显著提升。经多轮评审,最终235份作品入围终审,并在AI艺术海报、AI视觉艺术影片、AI商业创意影片、AI动画叙事影片、AI真实叙事影片五大赛道中,分别评选出金、银、铜奖及优秀奖。

参赛规模质量双升,五大赛道奖项揭晓

AI视觉创意技术进化到哪一步了?在瓦卡奖颁奖现场可以找到答案。

开幕式现场,一批优秀的参赛作品集锦视频吸引了全场目光。从AI商业创意片、视觉艺术影片到动画叙事类作品,多样化的创作形式展现出AI在视觉表达上的广泛应用,也映射出人类与AI共同拓展的想象边界。

作为主办方代表,上海电影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戴运表示,本届瓦卡奖相较于去年实现了三大实质性提升,呈现出“更强、更精、更广”的鲜明特点:生态链接“更强”——赛事已超越单一的作品展示平台,向产业落地迈出坚实步伐,生态连接与整合能力显著增强;作品质量“更精”——参赛作品在制作精度、艺术完成度和视觉表现上整体优异,其高品质在全国同类赛事中尤为突出;参与范围“更广”——本届赛事共征集到来自全球的4646件参赛作品,吸引了更多元化的创作团队与创作者参与。

“随着瓦卡奖持续落户龙岗,未来有望与区域产业体系形成更紧密的联动,进一步推动AI创意生态的成长与成熟。”戴运说。

值得关注的是,大赛收到了北京电影学院的27份视频类与22份图像类特邀投稿,以及国际学生媒体艺术节(ISMA)的20份特邀投稿,体现了顶尖学术机构对赛事专业性的高度认可。

北京电影学院美术学院新媒体艺术专业大四学生周亚欧凭借《完美离线》荣获动画叙事赛道金奖。该作品构建了一个“AI人类关怀中心”的未来世界,以轻松诙谐的方式探讨AI与人类关系的深刻主题。周亚欧介绍,在创作中她融合了ChatGPT辅助剧本构思与AI图像生成技术,体现出“人机共创”的实践特色。

评委选手齐赞“惊艳”

AI视觉艺术领域的一次集体跃升”

“看到这些作品,我内心充满震撼,这实在是太令人振奋了。这不只是数字艺术的进步,更是AI视觉艺术领域的一次集体跃升,”大赛评委、著名策展人陆蓉之在致辞中表示。

她指出,本届作品在数量与技术层面均实现爆发式增长,已达到国际一流水准,并体现出三大突破:思想深度上,创作者深入思考“人机共创”的哲学意义;艺术表达上,作品承载情感与美学,成为有温度的载体;技术路径上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多样性与创造性。

“今年作品的质量之高,完全超出了我的预期,创意水准令人惊喜。”来自德国的评委Felipe FrancoFF&CO.创始人)表示,瓦卡奖不仅鼓励技术打磨,更激励创作者超越炫技,为行业贡献独特价值、建立个人风格。“在我看来,AI最让人兴奋的潜力,不在于复制已有的东西,而在于将那些只存在于想象中、前所未有的风格和事物带到这个世界。这正是我在本次活动中看到的最棒的一点。”他说。

参赛选手中不乏跨年龄、跨背景的创作者。AI商业创意视频赛道优秀奖作品《恐龙馆奇妙夜》的团队成员来自南宁市第十四中学,成为现场最年轻的获奖团队。他们表示,“此次参赛开阔了眼界,也亲身体验到AI技术带来的创作效率提升。在现场观看作品后,我们深受启发。未来,我们希望在自己的作品中融入更多个人风格,形成独特的创作特色。

聚焦行业前沿

全国首部《AI视觉创意应用蓝皮书》发布

20242Sora大模型发布,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AI视觉技术及其市场应用实现了迅猛发展,然而行业始终缺乏统一的应用标准与系统性指导。

在这一背景下,基于首届AI视觉创意大赛(瓦卡奖)的成功经验,大赛组委会联合全国最大AIGC社群Lumier.AI,共同研究并编制了全国首部《AI视觉创意应用蓝皮书》。

该蓝皮书由AI视觉创意应用白皮书项目组与瓦卡奖组委会联合发布,是国内首个系统聚焦AI视觉创意应用领域的行业指南。蓝皮书全面梳理并分析了AI在视觉创意领域的发展现状、核心问题与未来趋势,旨在填补该领域系统性研究的空白,推动行业从初步探索阶段迈向规范与成熟。

Lumier.AI联合发起人骆骋在现场介绍并发布蓝皮书时指出,AI视觉行业虽起步较晚,但发展极为迅速。其入门门槛较低——任何人只要掌握基础的人机交互能力,甚至借助简单提示词即可完成以往复杂的艺术创作。然而行业也面临深层次挑战:尽管工具日趋易用,真正能够实现高水平创作的团队仍不多见。究其根源,在于“认知成本”较高——创作者需同时具备行业知识、深度思考能力与系统化方法,而这一关键能力此前尚未被系统梳理与广泛分享。

在蓝皮书的编写过程中,项目组广泛联合多方专业力量:媒体合作方面,携手业内知名平台,共同推进内容建设与传播;专业洞察方面,引入海外调研机构与人力资源猎头公司的数据支持,获取市场趋势与人才需求动态;创作实践方面,吸纳来自影视制作团队、广告设计机构等一线实战经验;同时,还与东华大学等高校展开合作,融入学术视角。

在实用价值方面,蓝皮书收录了大量源自一线实战的内容。例如,书中整理了AI视频工具对比表,详细列出各项功能、适用企业、性价比分析与独家特性。这些信息均来源于专业影视工作室的日常实践,是团队在实际项目中反复验证的成果。类似这样的实用指南贯穿全书,旨在为不同细分领域的创作者提供具体、可操作的参考,助力其降低学习成本,提升创作效能。

三天高能打造AI创意实验场

推动技术落地与产业融合

活动期间,红立方公共艺术馆化身为充满未来感的AI创意实验场。

开幕式当天,“AI视觉创意汇”展出来自龙岗区及全国企业的多元AI应用产品,包括AI模型、虚拟拍摄、智能玩具等,展现出AI技术与消费产品的深度融合。

本届赛事还新增国际大师邀请展、AI创投路演会、“AI+”头脑风暴会等环节,强化产业对接与商业转化。1017日下午还举行了龙岗区重点文化企业授牌仪式,进一步推动区域文化与科技融合。

AI视觉技术工作坊将于1018日举行,由野菩萨与浙江大学未来影像实验室联合发起,汇聚全球专家探讨“AI艺术本体形态”。

1019日的“AI竞技日”则设立高校组与专业组,开展PromptBattle实时创作竞赛,并首次同步举办“世界AI视频模型奥林匹克”,吸引MiniMaxPixVerse、可灵等国内外顶尖团队参与,以多维奖项鼓励技术路径的多样突破,向公众呈现AI视频科技的前沿动态。

除专业活动外,国际大师邀请展将于1017日至117日在红立方公共艺术馆负一楼1号展馆展出。本展区特邀来自葡萄牙、马来西亚、英国、美国等地的8位全球顶尖AI艺术家,集中呈现一场跨越文化背景与技术路径的视觉对话。观众可近距离欣赏包括Project Odyssey全球竞赛冠军Chia Lin Tsai、柏林Forward Festival入选者Ivan Yeh等多元风格的代表作,全面感受AI艺术在动态设计、超现实叙事、文化融合与交互装置等维度的前沿探索。

AI视觉创意不仅是一场技术革新,更是一场深刻的内容生产范式转型。连续两年举办的瓦卡奖大赛,既是龙岗区“All in AI”战略的坚定注脚,也清晰展现了龙岗在人工智能与数字创意产业的前瞻布局。以深圳为起点,一个更具活力与影响力的AI创意生态正在加速形成。

附图像类获奖部分作品:

▲金奖:枯荣共生

▲银奖:Human Machine

▲银奖:觉醒门神

▲铜奖:某种未来

▲铜奖:EVE NO.1

(作者:晶报记者 李海若)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