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友病人一次换两关节!深圳市三院完成的这台手术全国首创

读特记者 戴晓蓉 通讯员 深三院
2020-11-12 15:13
摘要

此外,血友病患者肘关节的骨骼发育、关节结构乃至肌肉、韧带与神经的情况都与普通人不一样,医生无法提前预知手术中的情况,因此“换肘”难度很高

11月10日,深圳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南方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一科团队顺利为一名血友病性关节炎患者置换了肘关节和膝关节,该患者术前右手臂活动范围只有50°左右,右腿也只能伸直约130°,给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这也是全国首位一次性置换肘关节和膝关节的血友病性关节炎患者。

右臂活动范围只有50° 挑战一次性换两个关节

血友病是一种罕见病,患者的凝血功能存在异常,平常如果磕碰一下,伤口会血流不止,甚至引起关节腔内出血。当出血反复在关节部位积聚,就会侵蚀和破坏关节结构,引起血友病性关节炎。

现年38岁的付先生(化名)就是一名中度(体内凝血因子水平在1%-5%之间)A型血友病患者,几年前,他曾经进行过左髋关节的关节置换术。今年10月,付先生看到了媒体关于广东省首台血友病性关节炎肘关节置换术的相关报道后,来到了深圳市三院骨一科,想要换掉自己的右肘关节和双膝关节,此时他的右腿只能伸直约130°,右臂活动范围只有50°左右:伸直时只能打开到110°,屈起来时只能弯曲到60°。

深圳市三院骨一科主任姜文学是全国罕见病联盟血友病学组常委,也是里面为数不多有职务的骨科医生。为了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缩短患者康复所需时间,他决定,一次性为付先生换掉右肘和右膝两个关节!

据姜文学介绍,由于对日常生活影响相对较小,关节炎患者通常不会选择换肩关节和肘关节,很多医生‘换肩’、‘换肘’的经验相对有限。此外,血友病患者肘关节的骨骼发育、关节结构乃至肌肉、韧带与神经的情况都与普通人不一样,医生无法提前预知手术中的情况,因此“换肘”难度很高。

从医多年,姜文学做过的各类髋关节和膝关节置换术加起来已经超过了5000例,但肩关节和肘关节置换手术只各自做过不到20例。

手术有三大难点 扩髓腔像在“岩洞上凿窟窿”

比起只置换一个关节的手术,这台手术时间更长,因而难度极高。

首先要面对的问题就是凝血因子的活性会随着时间降低。血友病患者需要补充凝血因子后才能做手术,而凝血因子的半衰期只有8个小时,手术时间越长,凝血就越困难。在手术中是否需要再次补充凝血因子、如何调整凝血因子的水平是这台手术的难点之一。

此外,血友病患者抵抗力比普通人低很多,更容易发生感染,手术时间变长意味着感染的风险也会随之增加。姜文学也表示,“在这种关节置换手术中,感染对患者来说是灾难性的。”

长时间的手术不仅考验着患者,也考验着医生的体力。姜文学形容这是一台“慢工出细活”的手术——由于从小患病,付先生的骨骼发育不全,髓腔又脆又狭窄。为了放置假体,姜文学像“在岩洞上凿窟窿”一样耗时耗力,慢慢地打磨扩大髓腔,顺利地放置了假体,最终耗时三个多小时,成功完成手术。

术后,付先生的右腿已经能够伸直180°,右侧肘关节的活动范围恢复到120°左右,他将会在深圳市三院再进行一段时间的康复训练。

姜文学介绍,血友病的发病率约为5/10万,是种罕见的疾病,因此能诊断血友病的医疗机构不多,部分患者会出现诊断不及时的情况,当时广东省首位置换肘关节的血友病性关节炎患者小王就是到20多岁才知道自己患有血友病。

他呼吁市民,如果出现受伤后流血不止或者关节出血等情况,要及时到相关的医疗机构进行血友病的筛查,一旦确诊,要及早接受综合治疗。

编辑 高原

(作者:读特记者 戴晓蓉 通讯员 深三院)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