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虚拟电厂可调能力达130万千瓦

深圳特区报记者 方胜 通讯员 杨晶晶 李江南
09-19 09:18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18家虚拟电厂产业链企业与深圳虚拟电厂管理中心融合参展,集中展示软件平台、政策标准研究、综合能源管理等成果;专设2025虚拟电厂创新发展大会,特邀政府主管部门、科研机构、电网企业、交易中心代表,分享最新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9月18日,以“深AI能源 数创未来”为主题的2025国际数字能源展在深圳开幕。作为深圳能源行业的靓丽“名片”,深圳虚拟电厂在2025国际数字能源展再次受到广泛关注。

2025国际数字能源展深圳虚拟电厂展区现场。

据最新统计数据,深圳虚拟电厂可调能力已达130万千瓦,占全市电网最高负荷比率超5.4%,占比为目前全国最高,提前完成了“到2025年,深圳建成具备100万千瓦级可调能力的虚拟电厂,逐步形成年度最大负荷5%左右的稳定调节能力”目标。这也意味着,在用电高峰来临时,深圳虚拟电厂可以发挥更大的削峰作用,若以一户家庭在夏季高峰同时开启2台1匹空调计算,相当于可保障87万家庭的空调用电。

2025国际数字能源展深圳虚拟电厂展区现场。

记者从深圳供电局了解,目前,深圳已形成集新政策、新技术、新标准、新产业、新模式于一体的五“新”示范。今年3月,国家层面首个虚拟电厂专项政策文件正式发布,为我国虚拟电厂的发展注入强心剂。深圳也出台了一揽子政策,激发社会多方主体参与虚拟电厂建设浪潮。深圳成立了全国首个地方虚拟电厂标准委员会,不断完善覆盖管理和技术领域的标准体系,向全国乃至全球输出“深圳标准”。

在政策指引下,相关产业也快速壮大,深圳虚拟电厂运营商已超过60家。在近期南方区域电力市场虚拟电厂运营商首批公示名单中,深圳培育的运营商占比70%。同时,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使得深圳虚拟电厂运行更绿色、数据隐私更安全、多层级监测更高效、运作模式更成熟。2023年以来,深圳虚拟电厂累计开展负荷调节超150次,频次为全国最高,支撑深圳配网重过载率在负荷高峰期降低20%,创造社会直接经济效益超2亿元。

作为国家首批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城市,深圳还积极运用虚拟电厂“智慧调度”功能,开展车网互动示范应用,帮助参与有序充电的车主平均节省充电成本15%,提升谷期充电桩利用率300%。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扩大资源接入规模,助力深圳车网互动示范建设与新能源消纳,推动完善虚拟电厂市场化机制设计,提升产业发展能级,促进深圳虚拟电厂成果转化。”深圳虚拟电厂管理中心总经理程韧俐表示。

(深圳供电局供图)

编辑 刘彦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李璐 三审 吴德群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方胜 通讯员 杨晶晶 李江南)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