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中国节》AIGC系列上线,深圳文化品牌讲述传统节日故事

深圳特区报记者 刘莎莎
09-17 18:39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近日,深圳原创文化品牌《我的中国节》以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动画短片形式登录央视频平台,推出了一系列以中国传统节日为主题的虚拟形象,包括AI端午宝粽、AI中秋喜月、AI春节福饺、AI元宵圆宝、AI清明团崽等,向观众传播中华传统节日文化,引发关注。

《我的中国节》品牌已成长13年,曾登上美国纽约时报广场,形成集音乐、短视频、舞台剧、纪录片、数字动漫、主题公园于一体的文化品牌矩阵。其幕后推手正是深圳文化人、前《蛇口消息报》(原《蛇口通讯》)广告部负责人的陆行根。在《蛇口消息报》工作期间,陆行根深刻认识到媒体不仅是信息传播平台,更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2010年前后,为了守护清明、端午、重阳等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陆行根成立了深圳市华节(原耕田)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专注于中华传统节日文化的现代表达。

2012年,陆行根与蒋开儒合作创作了《我的中国节》原始歌词,随后推出微电影《我的端午节》,以朴素叙事讲述亲情故事,一周内点击量破百万。此后,陆行根策划了《家在情在,我的中国节》系列微电影,将六大传统节日融入温情故事,感动观众。

2012年,歌曲MV上传到凤凰视频,点击率迅速突破50万。同年中秋节前夕,《我的中国节》在央视首播,随后在多个重要场合亮相,成为传播中华传统节日文化的重要载体。

2013年,《我的中国节》MV在纽约时报广场滚动播放,引发强烈共鸣。

从纽约归来后,《我的中国节》持续发展,不断拓展其文化影响力。2024年,该品牌启动了《中国节娃娃》原创舞台剧创作,并计划在2025年推出系列AIGC微短剧,继续以创新的方式讲述中国传统节日的故事。

此番,《我的中国节》通过AIGC技术的应用,为中华文化的全球传播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图片由受访单位提供)

编辑 秦天 审读 杨渝嘉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赵明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刘莎莎)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