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光明区创新推出的“流动政务客厅”获得企业和市民的广泛好评。这一服务模式将政务服务从固定大厅延伸至企业“家门口”,通过政策宣讲、现场咨询、业务办理等“一站式”服务,实现从“人找服务”到“服务找人”的转变。
“流动政务客厅”折射出政府服务理念的转变。传统政务服务往往依赖于企业和群众上门办理,存在时间成本高、信息不对称等问题。近年来,光明区积极探索政务服务高效化、便民化,推出“秒报秒批秒证”一体化服务,成效显著。这次更是通过“园区吹哨、部门报到”机制,主动将服务“送上门”,实现从“守着门”到“迈开腿”的跨越。这种转变不仅是形式的创新,更是政府角色从管理者向服务者的持续演进,真正做到“民有所呼、政有所应”。
更重要的是,“流动政务客厅”展现了政务服务从“单点发力”到“协同联动”的系统性变革。光明区联动各街道及27个职能部门,整合772项政务服务事项,构建了政策宣介、政务服务、金融对接、人才服务、咨询答疑五大服务矩阵。这种跨部门、跨层级的协同机制,打破传统政务服务的条块分割,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通过“企业点单—精准派单—政府接单—协同做单”定制化服务机制,不仅提高服务效率,更增强企业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此外,“流动政务客厅”还体现了政务服务的精准化和精细化。通过问卷、电话、走访等多维度调研,光明区梳理出350份企业需求清单,并形成12个定制方案。结合毕业季、业务申报期等关键节点,政府深入园区、高校开展服务,帮助企业精准把握政策红利。这种以数据驱动、以需求为导向的服务模式,大大提高政策触达率,更确保了服务的实效性。
一流的创新生态,需要一流的政务服务来支撑。当前,光明科学城建设正进入关键时期,社会发展能级不断跃升。这对政府治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既要提供普惠式服务,也要满足个性化需求;既要优化营商环境,也要赋能人才发展。“流动政务客厅”正是对这种要求的积极响应。它通过精准直达的服务,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为光明科学城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更接地气、更有温度的支撑。
从更深层次看,“流动政务客厅”不仅是政务服务的创新,更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具体实践。它表明,政府的各项服务可以通过机制创新、资源整合和技术赋能,实现更高效、更精准、更有温度的供给。
我们期待“流动政务客厅”能够进一步拓展服务范围、深化服务内容,在更多领域实现“服务上门、政策到人”。同时,继续以需求为导向,以创新为动力,不断推动政务服务提质增效,为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注入更多温度与活力。